零敲碎打,單兵突進,在深化醫改的道路上所取得的效果往往十分有限。我省是醫改前沿陣地,省會福州如何突破?
記者16日從福州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集成改革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福州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集成改革實施意見》已于5月印發實施,堅持“大衛生、大健康”新發展理念,在醫藥衛生全領域成體系提出改革發展措施,共計48項任務183條具體措施,推進醫改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
“實施意見在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改革基礎上,創造性地將‘集成改革’方法用在醫改領域,在提升廣大群眾和醫務人員醫改獲得感的同時,能夠極大地提升省會城市健康幸福指數。”市衛健委有關負責人說。
這份“含金量”滿滿的實施意見,到底有何特點?記者進行了梳理,一窺集成化醫改釋放的“三重紅利”。
第一重紅利:
緩解“看病難” 化解“看病煩”
醫改是否成功?是否產生了效果?老百姓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到醫院看病是否更方便、花費是否更少、疑難雜癥是否得到及時有效救治等。
實施意見明確,以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為核心,加快推進市縣醫院高質量發展超越,增加優質醫療資源供給;以基層為重點,健全醫聯體、醫共體、家庭醫生簽約和醫保杠桿機制,完善省會城市分級診療制度。
【實現路徑】
實施“培強、培優、培育”學科工程:加強40個省市臨床醫學中心和重點專科建設,實施“培強工程”,推進骨科、呼吸、感染、精神、肝膽、兒科、皮膚等7個臨床重點專科躋身全省先進水平;遴選15個有發展潛力的臨床和醫技學科實施“培優工程”;遴選15個左右薄弱學科實施“培育工程”,促進完善市屬醫院學科體系建設,滿足群眾“看好病”需求。
強化縣級公立醫院區域醫療龍頭作用,到2022年編制床位200張和500張以上的縣級醫院分別達到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90%以上要求,服務人口70萬以上的縣級綜合醫院都要積極創建三級醫院。
推進市縣公立醫院實施預約診療,優化醫院門診和住院服務流程,力爭到2022年80%以上公立醫院提供預約診療,改變掛號付費取藥排長隊現象,貫通院前、院中、院后服務。
推動落實基層首診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基本醫療和轉診服務,逐步增加上級公立醫院通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家庭醫生預約掛號和轉診服務號源,力爭到2022年預約轉診占公立醫院門診就診量30%以上。
創新“1+1”遠程聯合分級診療模式,由全科醫生+專科醫生通過遠程門診方式,共同為簽約患者實施聯合診療、上下轉診和健康管理。同時,探索“診斷在上級、治療康復在基層”分級診療新模式。
此外,鼓勵公立醫院在基本醫療基礎上,提供特需醫療服務,滿足群眾更高水平的健康服務需求。
第二重紅利:
提高醫保待遇 減輕患者負擔
實施意見明確,通過降低藥品耗材價格和醫保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和支付限額、降低起付線、拓寬個人賬戶使用范圍和推行家庭共濟等措施,到2022年我市參保人員醫保待遇達到或保持全省領先水平。
【實現路徑】
建立分級診療醫保政策杠桿機制,按照醫療機構功能定位實行差異化醫保支付政策,大幅拉開在不同級別醫療機構就診的醫保報銷起付線和支付比例差距。對于按規定在醫聯體、醫共體內雙向轉診的住院患者,取消醫保二次起付線;對于醫聯體內縣級醫院無法診治的重大疾病患者按規定程序上轉醫聯體內上級醫院治療的,住院醫保支付比例可參照縣級醫院標準。
進一步完善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制度,探索建立特殊群體、特定疾病醫藥費豁免制度。
探索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病種分值付費方式(DIP)等新型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提升“藥、價、保”效率與公平。
合理設置或增加骨科、中醫、肝病等適應市縣公立醫院特點的按病種收付費實施病種。在實現住院醫保跨省即時結報基礎上,進一步推進門診醫保跨省即時結報,加快擴大實施覆蓋面。
建立多渠道藥品供給保障機制,合理拓展公立醫院藥品配備和使用空間,市縣公立醫院醫保目錄外費用控制比例提高到12%以內。
市縣公立醫院要建立短缺藥品監測機制,采購確有臨床診療需要的醫保目錄外藥品,有效滿足患者多元化需求。
第三重紅利:
推出系列政策 保障醫生發展
“醫改必須依靠醫生力量,體現其勞動價值,這個很關鍵。”市衛健委有關負責人認為,進入深水區的醫改必須更充分調動起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人才有了保障,服務不斷提升,最終受益的是基層百姓”。
其中,鄉村醫生作為農村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基層發揮著重要作用。“工資待遇、養老保障、綜合服務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鄉村醫生愿意干、愿意留。”上述人員表示。
【實現路徑】
完善公共衛生機構人員隊伍結構,市縣疾控機構專技人員崗位比例不低于85%,其中衛生專技人員不低于70%。優化公共衛生機構專技崗位結構比例,市級疾控機構高級專技崗位結構比例提高到35%,縣級提高到25%,市縣疾控機構中級專技崗位結構比例統一為40%,進一步拓寬疾控人員職業發展空間。
優化衛生人事職稱制度,拓寬醫務人員職業發展空間,醫療衛生機構中級職稱比例統一提高到40%,公立醫院高級職稱比例提高到21%至33%不等,精神、兒科等5類崗位補助提高到每人每年2.4萬元。
加強以全科醫生為主的“11個一批”基層衛生人才培養,通過設立崗位補助、職稱評聘優先等優化人才政策,提高全科醫生崗位吸引力,并不斷擴大全科醫生培養規模,力爭到2025年每萬名城鄉居民擁有全科醫生數達到4名~5名。
探索新型鄉村衛生一體化試點,將村衛生所作為鄉鎮衛生院延伸舉辦的村級分支機構,鄉村醫生作為鄉鎮衛生院聘用制職工,實行一體化的人員工資薪酬、績效分配和財政經費保障等,按規定參加并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障待遇,系統性解決鄉村醫生問題。
創新“人才基金池”模式,公立醫院提取自有盈余資金建立人才發展基金,用于人才培養引進、科研配套等,推動醫院臨床與科研能力發展。
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
責任編輯:趙睿
- 三軌兩站直達,配套眾星拱月!福州樓市再現「寶藏樓盤」2021-06-16
- 有著優雅蘭花香的白桃鐵觀音摘得綠城美的地產項目端午茶賽桂冠2021-06-16
- 福州首創“集成化醫改”政策措施 突出深化“六大集成”2021-06-16
- 戰高溫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帶電立桿確保用電無憂2021-06-16
- 福州:公廁成為風景線 今年計劃再提升和新建73座2021-06-16
- 局部超過38℃!福州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2021-06-16
- “品讀書香古厝 傳承閩都文脈”線下宣講推選活動舉行2021-06-16
- 福州市園林中心邀你當串珠公園園長2021-06-16
- 福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出臺“為民辦實事”17項措施2021-06-16
- 福州近萬名學生黨史學習教育中顯身手2021-06-1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戰高溫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帶電立桿確保用電無2021-06-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