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6月18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 通訊員 陳陽莉)具體經辦窗口辦不成的事,是不是真的就走入死胡同?在連江,這個問題找到了新解法。17日,記者從連江縣行政服務中心獲悉,該中心在全省縣級政務服務大廳率先開設“辦不成事”服務專窗,為辦事受阻的企業、群眾提供服務。
走進連江縣行政服務中心辦事大廳,只見大廳導辦臺醒目位置上多了個窗口,窗口前擺著“‘辦不成事’受理服務窗口”的標志。
什么是“辦不成的事”?連江縣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主任林書賢介紹,即辦事群眾線上或線下提交申請材料后,未能實現成功辦理、成功審批或群眾多次來到大廳有關業務窗口未能解決的問題。
“辦不成事”窗口6月10日設立,當天便有群眾上門求助。
連江縣曉澳鎮百勝村民陳學鴻因“百勝縊蟶”地理標志產品年檢問題找到窗口工作人員。原來,“連江縣曉澳鎮百勝海水養殖協會”因故取消后,“百勝縊蟶”地理標志產品失去掛靠單位,導致今年的地理標志產品年檢無法進行,百勝村希望注冊“連江縣貝類養殖協會”進行掛靠。
若“連江縣貝類養殖協會”無法及時注冊,“百勝縊蟶”便會超過商標年檢的截止時間(6月30日)。一般情況下,該業務無法在年檢截止時間前辦完。縣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了解情況后,立即啟動“辦不成事”受理服務窗口協調聯動機制。不到一周,相關證件就辦下來了,百勝村也順利在年檢有效期內遞交材料完成了商標年檢續期。
“設置‘辦不成事’窗口,主要是解決群眾反映的‘疑難雜癥’和‘急難愁盼’問題,最終目的是‘事好辦’。”林書賢介紹,群眾辦不成事的情況各有不同,窗口負責把準“脈象”,對癥下藥。
“很難辦”的,組織相關窗口單位溝通、協調,一起“把脈”“會診”,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尋找最佳解決方案,共同推進事項辦結;“不能辦”的,當場做好解釋疏導工作;“不給辦”或“拖延辦”的,及時監督問責。
“在常規窗口辦理業務遇到困難,就可以找‘辦不成事’服務窗口求助,相當于給我們多開了一條辦事渠道,辦理成功率肯定會更高。”連江辦事群眾陳小云說。
設立“辦不成事”窗口是連江縣學黨史、辦實事、優服務的又一創新舉措。
責任編輯:趙睿
- 連江縣行政服務中心設立“辦不成事”窗口 專治“疑難雜癥”2021-06-17
- 連江供電:首次采用“蜈蚣梯”帶電作業2021-06-11
- 連江紅領巾黨史研學館開館2021-06-11
- 連江城管開展安全檢查2021-06-09
- 連江:集中開工14個項目 總投資300.9億元2021-06-08
- 連江試水養殖紫海膽 首批30萬粒預計明年6月起上市2021-06-01
- 連江法院“三聚焦” 積極為群眾辦實事2021-05-28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線路消缺備戰迎峰度夏2021-05-27
- 連江城管學史力行 維護城市環境2021-05-27
- 連江曝光14名失信被執行人2021-05-2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美豐銀行化身“福州開埠展示館” 將于近期對2021-06-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