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下游入??谧怨乓詠砭褪?a href="http://www.vcd666.com/news/fj/" target="_blank">福建海防重點。位于馬尾區亭江鎮南般村的亭江炮臺,素有“省府門戶”之稱,在數百年的時光中,它發揮了抗擊侵略、保衛海防的重要作用,成為近代中國人抵御外侮的歷史見證。
亭江炮臺是我國現存少有的近代典型海防岸炮陣地,也是目前閩江下游炮臺遺跡中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如今,它變身遺址公園,在新時代擔負起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的重任。
閩江口第二道防線
經歷多次戰火洗禮
亭江炮臺又稱北岸炮臺、南般炮臺。近日,記者實地探訪亭江古炮臺公園。雖然戰火硝煙不再,但公園內存留的炮座、坑道和彈孔,仍在靜靜地訴說著數百年風雨。
“亭江炮臺前臨閩江背靠群山,與長樂的南岸炮臺隔江對峙,扼守閩江下游的咽喉地帶,是閩江口近代海防體系的第二道防線。經歷過鴉片戰爭、馬江海戰、抗日戰爭,它是百余年來一次次抗擊外侮的見證。”馬尾區文保中心主任張征說。
亭江炮臺始建于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當時在象嶼筑南岸炮臺,南般筑北岸炮臺,即亭江炮臺,可形成交叉火力封鎖閩安江峽。
在道光、光緒年間,炮臺經歷多次重修。1884年,中法馬江海戰爆發。法國艦隊在馬尾羅星塔錨地突襲船政水師后,在退出時沿途摧毀閩江兩岸炮臺,并派陸戰隊登岸包抄,毀壞了亭江炮臺。
1886年,船政大臣裴蔭森主持修復炮臺,新建新式炮位,安裝部分新式克虜伯要塞炮。
抗日戰爭中,亭江炮臺遭日軍破壞,不久再次重修。新中國成立后,亭江炮臺受到較好重視和保護。2013年,亭江炮臺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海防活教材
布局較為完善
亭江炮臺由山巔主炮臺、山邊前沿炮臺、臨江炮臺群及山后彈藥庫組成。
記者看到,臨江炮臺為炮房式的暗炮臺,位于臨江平地之上。設了5個墻墩、4個炮位,可對江面中近距離的目標進行射擊。炮臺用三合土筑成,結實耐用。墻上斑駁的淺坑,是彈片崩出來的。
沿著登山道而上,在半山腰的位置,便是前沿炮臺。這是兩座相連的暗炮臺,用于定向攻擊近距離江面和江邊目標,掩護主炮臺。在炮位上,陳列著2013年在這里挖掘出土的兩門清代鐵炮。
馬尾船政文化研究會會長陳悅說,這兩門鐵炮由閩浙總督顏伯燾、欽差大臣怡良主持鑄造,鑄于1841年,剛好是鴉片戰爭期間。
主炮臺在高約22米的小山包頂,設一個露天的明炮臺炮位,炮口朝閩江,可攻擊中遠距離目標。炮臺后下方設有三間營房、一間彈藥庫,均是根據當時格局仿造的。
“炮臺基本保存原貌,且布局較為完整,可同時看到暗炮臺、明炮臺等多種近代炮臺建筑形式,見證了我國近代軍事設防的轉變和發展,是研究我國近代海防體系及其演變的活教材。”陳悅說。
變身遺址公園
新時代擔負新使命
為了還原古炮臺遺跡,2013年,馬尾區政府動工修繕炮臺文物,修建停車場、園林綠化等公園設施,并按照文物復制標準鑄造一門二十一生德國克虜伯主炮和6門從明代至近現代各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大炮模型。
其中,二十一生德國克虜伯主炮安放于主炮臺。雖然是仿制的,但其據守關隘的氣勢絲毫不減。
“這種210毫米口徑(也稱二十一生)的1880式克虜伯要塞炮,射界方位角度約120度,是19世紀80年代中國海防線的主力軍。位于主炮臺的這門大炮,是目前國內唯一的精準復制品。”陳悅說,這門大炮的復制工作背后故事多。大炮在抗日戰爭中被毀,相關文獻只記載了主炮臺配備了克虜伯要塞炮,但未有具體型號的記錄。
當時,陳悅和馬尾文物專家根據地上軌道痕跡、墻上的鐵環、彈坑等炮臺存留的歷史信息,判斷出大炮型號,而后根據圖紙來進行精準復制。
2014年,占地1萬平方米的亭江古炮臺公園開門迎客。近年來,馬尾區多次修繕保護炮臺。如今,亭江炮臺已卸下鞏固海防的重擔,在新的時代發揮出新作用,成為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福州晚報記者 馬麗清 通訊員 王曉霞/文 馬尾融媒體中心供圖
責任編輯:趙睿
- 馬尾舉辦建黨百年書畫展 80幅書畫多角度展示新馬尾2021-06-11
- 馬尾基金小鎮規模超1600億元2021-06-10
- 馬尾區鄉村振興局掛牌成立2021-06-09
- 馬尾:集中開工13個項目 總投資67.8946億元2021-06-08
- 馬尾新冠疫苗接種超10萬劑次2021-06-07
- 馬尾區成立和諧勞動關系協會2021-06-07
- 馬尾打造新時代護民“政法鐵軍”2021-06-03
- 馬尾:雙擁共建 幫扶助學2021-06-02
- 馬尾:童心向黨慶“六一”2021-06-01
- 馬尾專項整治摩托車夜間“飆車”“炸街”2021-06-0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美豐銀行化身“福州開埠展示館” 將于近期對2021-06-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