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看我出動了飛機、大炮,轟轟轟……”
“打戰”的游戲,上小學二年級的小周和爸爸玩過許多次。只是,從去年9月開始,他們只能隔著屏幕玩,爸爸在手機那頭,小周在手機這頭,父子隔著1萬多公里。
爸爸叫周銳,這位“80后”是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內科主治醫師、博士,也是援非醫療隊隊員。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時,他義無反顧奔赴博茨瓦納。
明察秋毫“糾錯”救人
去年9月,中國(福建)第16批援博茨瓦納醫療隊一行46人,啟程赴博茨瓦納執行為期2年的援外醫療任務。其中包括含周銳在內的12名福州醫護人員。
援非報名時,周銳的父母十分擔憂,但周銳沒有動搖,不斷做父母的思想工作。去年9月19日,他在行李箱里塞滿防疫物資、醫療書籍,以及中國結、大白兔奶糖、風油精等給博茨瓦納人民的小禮物,告別父母、妻兒,戴好面屏、口罩,“全副武裝”踏上了援非之路。
在博茨瓦納,周銳被分在公主瑪麗娜醫院的大內科,兼顧亞專科的消化組。大內科工作繁重,收治的病人有艾滋病及其并發癥伴發病、結核病、糖尿病、高血壓、肝硬化、腦血管意外等患者。
作為隊里唯一的博士,周銳好幾次“明察秋毫”,避免了當地醫生誤診。
一次是今年3月,當地一名入院的糖尿病患者疑似酮癥酸中毒,查血發現白細胞計數很高。當地醫生考慮患者嚴重感染,在炎癥指標試劑短缺查不清問題的情況下,周銳仔細為病人查體,發現并沒有感染灶及其他明顯感染表現,經過仔細追問病史,發現患者那段時間服用糖皮質激素,引起白細胞計數上升。另一次,一個患者被診斷為肝硬化,但周銳抱著懷疑態度再次復查胃鏡,發現患者患的是食道癌,避免了誤診。
這些“糾錯”經歷,讓當地醫生對這名福州來的醫生刮目相看。
為海外華人華僑
周銳在博茨瓦納的工作很忙。除了查房、坐診以及二線值班外,他還常幫忙進行新冠核酸檢測鼻咽拭子標本采集。
與忙碌相伴隨的,是新冠肺炎感染風險。“我們能做的就是每一天都做好防護,上班戴N95口罩、面屏,穿好工作服。”周銳說,若遇上核酸檢測陽性患者還要穿好防護服、隔離衣,一會兒就悶得全身濕透。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熱心腸的周銳還曾兩次陪護隊友遠赴南非接受眼疾手術,盡己所能,護得隊友周全。
除了醫院工作外,作為隊里的防控組組長,周銳還承擔了醫療隊的新冠疫情防控、職業暴露處置等工作,并為當地華人華僑科普防疫和疫苗接種相關知識。
今年5月19日,為海外中國公民提供新冠疫苗的“春苗行動”在博茨瓦納啟動。抽調到現場提供咨詢服務的周銳深深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與溫暖:“能接種來自祖國的疫苗,許多在博茨瓦納的中國公民都發自肺腑表達激動與自豪之情。”
工作之余,為同事們一解鄉愁的周銳,總會“解鎖”一些技能——彈吉他、做蛋糕、炒家鄉菜,還種些小花小草。同事們都形容這“寶藏醫生”:明明可以靠顏值,偏偏卻要靠實力。
周銳告訴記者,雖在異國他鄉、萬里之外,但有祖國的支持和隊友們的團結友好,相信一切困難都能迎刃而解。在未來的日子里,他會更好地服務博茨瓦納人民,為祖國的援外事業貢獻力量。
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文 受訪者供圖
責任編輯:趙睿
- 未按規定填寫病歷資料 福州一檢驗公司被罰2021-06-21
- 《百年風華 紅色印記》本周收官2021-06-21
- 林那北新作《風火墻》分享會舉行2021-06-21
- 閩劇老藝術家之家召開代表大會2021-06-21
- 福州21日起“退燒” 22日最高溫或降至26℃2021-06-21
- 福州城市文明底色更加鮮亮2021-06-21
- 逛海創會 觸摸福州前沿產業脈動2021-06-21
- 福州鼓樓開展“轉作風、強服務、辦實事”集中提升專項行動2021-06-21
- 福州130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部“上崗”2021-06-21
- 第十九屆海創會20日閉幕 總簽約金額約2885億元2021-06-2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第十九屆中國·海峽創新項目成果交易會閉幕2021-06-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