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沽酒戶垂簾。”這句詩道出了歷史上的臺江商貿盛景。商貿的繁榮催生了林立的會館,臺江地區歷史上的會館達30余所,古田會館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由古田商幫集資建造而得名。
在福州市新一輪古厝保護提升行動中,古田會館在修復后化身商貿誠信文化、家風家訓文化及誠信建設成就展示館,同時還是全市10個“清風福州”廉政文化示范點之一,文明新風勁吹。
會館館廟合一
古田會館始建于1915年,位于白馬路和同德路交界處,東接上下杭、西連洪武道、南通三捷橋、北倚白馬橋,占盡水陸交通之便。
20日,記者來到古田會館實地探訪。只見其坐北朝南,為抬梁穿斗式,重檐歇山頂結構。會館門額有石碑兩方,上直下橫,上直書“天后宮”,下橫書“古田會館”。著名文史專家、福建省文史館原館長盧美松告訴記者:“古田會館館廟結合,不僅是會館,還兼做天后宮,主祀海神媽祖。”
進入會館,可見正廳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東側為主落,內有戲臺、兩側譙樓、拜亭、正殿;西側落由兩進院落組成,占地面積近700平方米。盧美松告訴記者:“古田會館是目前福州保存最為完整的會館之一,是臺江目前唯一被列入省保單位的會館,是研究福州市會館建筑的珍貴實物。”
由于古田會館館廟合一,會館內的大殿格外氣派。修復后的會館,“霸氣”盡露——在北側神臺上方掛有一幅數十米長的朱紅漆畫,上繪有“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沽酒戶垂簾”的上下杭盛景,會館的戲臺正對著大殿正廳,如今戲臺已成為群眾欣賞閩劇、評話的好去處。戲臺上方藻井檐部的如意斗拱、木卷棚、木雀替、掛落式大式浮雕花板等木構件保留較完好,且大多還有鎏金,異常精美,值得細細品看。
石碑傳遞信息
記者注意到,在會館大殿西側直立鑲嵌著一方青石碑,石碑分為3塊,均刻滿了文字,歷史信息量大。
走近細看,有記碑、收入碑和開支碑,據說是由籌建者魏明然所篆。收入碑列明了從光緒二十四年至民國三年間谷黃米幫、紅粬幫、茶幫、焯幫和都縣米幫等五大商幫的捐銀情況。會館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份珍貴的歷史信息,從中可以推測出當時古田商幫各行業在清末民初的經營態勢。”
盧美松介紹說,福州會館始于明末清初,建館的基礎多為鄉音鄉情交融、旅居之所,后來因為工商業的飛速發展便成了工商業者“聯絡同業、互通商情”的同鄉行幫組織,堪稱一個個“城市會客廳”。他表示:“會館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既像現在的同鄉會,又像各地駐榕辦事處。其以鄉誼為紐帶,聯絡感情、互動信息,減少摩擦、協調糾紛,促進商業活動規范有序地開展。具體而言,會館主要有商業、聯誼、娛樂和文化教育四大功能。”
探索活化利用
今年76歲的“老臺江”王之筑告訴記者,盡管古田會館是福州保存最為完整的會館之一,但隨著城市建設發展步伐加快,周邊高樓和馬路的興建,會館地基遭到嚴重破壞,地面下沉,導致會館四周磚墻嚴重傾斜,上部木構架整體歪斜,東側主落部分圍墻坍塌,“保護刻不容緩”。
在市、區兩級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臺江區拆遷安置了館內原有多戶住家,并對古田會館進行整體修繕。
今年4月,修復后的古田會館被活化利用后對外開放,一樓展示“臺江商貿誠信文化”,二樓展示“福州家風家訓文化及誠信建設成就”。記者看到,館內共分四個展廳:“雙杭商潮涌”展廳展示臺江悠遠的商貿文化、誠信廉潔文化、書院文化;“往來潮有信”展廳展示“誠信為本,一諾千金”的誠信精神;“茉莉氣韻遠”展廳則傳遞了“忠信為本、孝悌為基、勤廉立身、清白傳家、節儉養德、積善厚福”的優良美德;“誠信茉莉芬”展廳介紹的是福州誠信建設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存古厝風貌的前提條件下,古田會館還利用投影燈、觸屏、輪播屏等數字技術豐富展陳內容,讓參觀者沉浸式體驗福州會館文化、誠信廉潔文化的深厚底蘊。
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責任編輯:趙睿
- 看,在“比學趕超”中乘風破浪的高新人2021-06-21
- 兩岸青年民俗游學活動在福州舉辦2021-06-21
- 武漢大學副教授與福州音樂人聯手為世遺大會創作歌曲2021-06-21
- 福州倉山東升街道舉辦主題活動慶祝建黨百年2021-06-21
- 福州這位援非醫生“非”同一般2021-06-21
- 未按規定填寫病歷資料 福州一檢驗公司被罰2021-06-21
- 《百年風華 紅色印記》本周收官2021-06-21
- 林那北新作《風火墻》分享會舉行2021-06-21
- 閩劇老藝術家之家召開代表大會2021-06-21
- 福州21日起“退燒” 22日最高溫或降至26℃2021-06-2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第十九屆中國·海峽創新項目成果交易會閉幕2021-06-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