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6月22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 通訊員 陳宇娟)端午節前后,榕城進入“燒烤”模式,人們紛紛開空調抗熱。有網友調侃:“我的命是空調給的!”對此,王阿姨卻說:“我的頭暈也是空調給的。”
上周二,55歲的王阿姨酷熱難耐,開空調睡覺,下半夜被凍醒,沒添衣被又很快睡著。次日起床后,她突然感到天旋地轉,惡心嘔吐,難受得大汗淋漓。閉目安靜了約一分鐘,癥狀有所緩解。但是,“怪病”并沒有徹底消失。此后,她但凡躺下、坐起或做轉頭、低頭等頭部較大幅度動作的瞬間,都會產生在空中翻轉或從床上跌落的幻覺。
發病四五天里,王阿姨不敢輕易變動頭位、體位,不敢躺下睡覺,只能從早到晚坐著休息。后來,她在家人的攙扶下,到福建省級機關醫院神經內科就診。
接診醫生林細康主任醫師給王阿姨做了個簡單的徒手誘發試驗,繼而診斷她患了一種最常見的眩暈性疾病——耳石癥。
所謂耳石癥,就是內耳里的一種碳酸鈣結晶從耳石膜上脫落下來,掉進了內耳半規管,導致系列癥狀發生。林細康給王阿姨做了手法復位,癥狀馬上明顯緩解。
林細康指出,耳石癥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不過國內外有研究明確,它的發病除了跟老年人耳石器官退化、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低頭族”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不變而影響了內耳血液循環等因素有關之外,還可能跟吹空調有關。夏季,臨床上也常見吹空調后突發耳石癥的案例。
他解釋稱,夏季炎熱,不少市民喜歡把空調溫度調得很低,從室外進入室內,過高的溫差,會刺激內耳動脈急劇收縮從而導致耳內供血不足,溫度越低、時間越長,對耳朵的危害越大。此外,若空調房內長時間空氣不流通,導致病菌大量繁殖,誘發內耳炎癥,也可能導致耳石癥。
“耳石癥作為一種‘空調病’,大眾知曉率還很低。”林細康提醒,耳石癥防大于治,雖然易治愈,但一旦發病,以后就容易復發。預防因空調使用不當導致耳石癥及其他“空調病”,應注意不要把空調溫度調到太低,以26℃~28℃為宜;保持室內外溫差不超過6℃;每隔兩小時開窗通風換氣15分鐘;每年使用空調前,先請專業人員深度清洗一下。
責任編輯:趙睿
- 3歲男童水坑抓蝌蚪長皰又發熱 原來得了膿皰瘡2021-06-22
- 全省檢察機關禁毒宣傳周在福州啟動2021-06-22
- 福州市林業局黨史學習教育見成效2021-06-22
- 福州發出全省首份多主體《督促監護令》2021-06-22
- 福州濱海新城新增人工智能標準化中心2021-06-22
- 福州曝光一批培訓機構不誠信行為2021-06-22
- 福州今日市區有大雨 今年中考期間悶熱又多雨2021-06-22
- 福州第三季度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會議召開2021-06-22
- 福州市培訓校醫 防控校園近視2021-06-22
- 重磅!福州農村宅基地和建房管理新規出爐!2021-06-2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第十九屆中國·海峽創新項目成果交易會閉幕2021-06-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