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剛到濱海新城的林穎捷看著眼前廣闊的農田、零星的村莊有點發懵。當時,他作為福州新區集團濱海公司建設濱海新城的“急先鋒”,負責帶隊在13個月內完成數字中國會展中心項目的建設,確保它成為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分會場。
“說實話,壓力很大。”林穎捷說,“但我是黨員,不扛重擔誰扛!”很快,林穎捷就調整了狀態,一頭扎進項目建設中。
工程建設工序多、步驟繁,事關項目質量和安全問題,絕不能馬虎,但又要確保項目在工期內完成,怎么辦?林穎捷帶頭立下“軍令狀”,當即組建了一支9人的黨員突擊隊,將總體目標化整為零,帶領3000余人的施工團隊同步推進各項工作。多項工作并聯進行最考驗多方協調的能力,容不得一絲懈怠,黨員項目團隊星夜兼程連軸轉成了家常便飯。為了施工的順利推進,林穎捷和整個隊伍干脆把家安在了工地。
“在施工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許多客觀條件造成的困難,但我始終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林穎捷的眼神中透著自信和果敢。地下室的施工質量對大樓的安全和后期項目推進都極為重要,可當時正值雨季,一度讓地下室施工陷入停滯,林穎捷迅速召集各參工方協調雨季施工的質量和效率,重新制定方案,創新施工工藝,把工期縮短了20多天。
“為縮短工期、保證質量,我們還運用了很多新技術。”林穎捷說,會展中心項目從設計、施工到運營管理采用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通過構建建筑物三維模型,實現設計、施工的可視化,不僅節省了工人識圖時間,還有利于提前發現圖紙中的問題,保證設計方案的實現度和前瞻性。
就在數字中國會展中心即將落成的時候,林穎捷病倒了。家人埋怨他只顧工作不顧身體,心疼地要求他一定要留在家里養病。可竣工在即,還有眾多的工作需要完善和收尾,林穎捷始終心系項目。趁家人不注意,他又回到了建設工地,帶著虛弱的身體站好最后一班崗。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座建筑面積11.62萬平方米,可承辦國際峰會、會展項目的智慧化場館最終以數字福船之姿,在東湖之畔乘風“遠航”,滿載2019年度福建省“閩江杯”優質工程獎、中國鋼結構金獎等榮譽而歸。
榮譽不是終點。在他的推動下,濱海新城第一個青少年活動場所、第一個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第一個985大學校區、11.8公里的防護林、13公里長的河道、309萬平方米的綠化面積在他們汗水的澆灌下一一成型,一個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生態新城被勾勒出來。
如今,林穎捷望著濱海新城的幢幢高樓開起了玩笑,“這里裝滿了我們的汗水。”話說完,林穎捷和他的隊伍又趕往下一個施工現場,繼續用一頂安全帽、一把卷尺和一張圖紙構建屬于新區新城人的夢想。
福州日報記者 林奕婷
責任編輯:趙睿
- 紅色義診八閩行在濱海新城啟動2021-06-25
- 福州市臺港澳辦開展走訪交流 把黨史故事講給臺胞聽2021-06-25
- 福州緊盯民生領域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2021-06-25
- 福州臺江:為困難老人辦實事解難題2021-06-25
- 福州臺江區市場監管局為廣大學子飲食安全保駕護航2021-06-25
- 去年以來 福州警方破獲300多起毒品刑事案件2021-06-25
- 劉云剛:行萬里路的黨史專家2021-06-25
- “隊前教育幼小銜接”課題試驗階段成果展舉行2021-06-25
- 600多位老人用歌舞頌黨恩 情景劇《輝煌贊》在榕上演2021-06-25
- 福州動建城區水系可視化管理平臺 405個小區年內完成雨污分流改造2021-06-2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學黨史強作風 監督執紀辦2021-06-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