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6月26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顏瀾萍 文/攝)26日上午,記者隨市領導督導檢查古厝保護修復和活化利用時獲悉,近年來福州市通過保護修復與活化利用并舉,一批古厝重獲新生、綻放光彩,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即將到來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
坐落于倉山區倉前路與解放大橋交叉路口的安瀾會館又名浙江會館、上北館,建于清乾隆四十年,占地面積約2400平方米,為浙江在閩經商人員及官員、名人聚集之處。
26日上午,記者在安瀾會館看到,工人正在安裝木質圍門,安防設施抓緊施工?,F場有關負責人介紹,將把安瀾會館打造成為新時代閩浙商業交流平臺,力爭7月中旬實現部分開放。
桂圓、米粉、海鮮干貨……走進興安會館莆田名優產品展示中心,各種莆田地方特色產品琳瑯滿目。據介紹,興安會館創于清代,由莆田、仙游商人組成的興化府商幫所建,面積3000平方米,坐北朝南,縱貫上杭、下杭兩條路。去年4月,福州市莆田商會下屬獨資公司福州莆商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與福州市上下杭保護開發有限公司簽約,將下杭路84、86號(上杭路77號)交由莆田在榕商會運營管理,作為興安會館和福州市莆田商會新會址,全面落實“興安會館”恢復項目。“今后,興安會館將重點突出興安商脈,展示興安歷史文化。”興安會館有關負責人說。
26日,位于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的閩劇大觀園正式向市民開放。據悉,閩劇大觀園占地1340平方米,由古厝何氏祠堂修繕活化利用,以傳承、創新和發展閩劇為初衷,打造涵蓋閩劇文化展示、戲曲表演、文創體驗、休閑娛樂等為一體的閩都文化品牌。接下來,閩劇大觀園將陸續推出“閩劇數字化體驗”“閩劇郵局”等系列閩都文化大餐,進一步挖掘品牌資源,為市民游客提供原汁原味的閩都文化服務。
福州古厝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福州市下一步將重點修繕一批名人故居、文物及歷史風貌建筑,持續推進朱紫坊保護修復及風貌整治,同步加快基金港建設進度,全面推進上下杭、梁厝、南公園重要節點保護修繕工程,持續擴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成果。同時,強化街區活態利用,將傳統文化業態、地方特色商業與時尚旅游業態相融合,引入福建地方戲曲常態化沉浸式演出,持續提升街頭藝人表演,打造“吃住行游樂購娛”旅游全產業鏈,形成“街區文旅生態圈”。
責任編輯:趙睿
- 最好的年華,在福州!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解讀2021-06-27
- 《中國泉州南音集成》在福州首發2021-06-27
- “2021農業科學南南合作論壇”在榕舉行2021-06-27
- 留在福州!鼓勵就業創業七條措施!權威解讀!2021-06-26
- 福州發布七條措施鼓勵高校畢業生來榕留榕就業創業2021-06-25
- 福州市禁毒支隊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2021-06-25
- 多措并舉打造宣傳品牌 福州禁毒“雙率”創歷史新高2021-06-25
- 福州氣溫逐漸上升 雨水依舊占據一席之地2021-06-25
- 福州內河法規實施審議意見落實情況接受滿意度測評2021-06-25
- 林穎捷:用“濱海速度”筑“新城夢想”2021-06-2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緊盯民生領域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2021-06-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