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7月12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 通訊員 陳文璇)9歲的福州女孩玲玲(化名),會毫無征兆突然暈倒,短時內又會自己醒來,與常人無異。這怪病從3年前發生后,便被診斷是癲癇。近日,在福州市第一醫院心內科,醫生通過直立傾斜實驗發現,玲玲的病癥“并非癲癇發作”而是“血管迷走性暈厥”。玲玲也由此擺脫天天吃抗癲癇藥的煩惱。
不久前,玲玲在學校升旗儀式上突然暈倒在地,嚇壞了老師和同學。在父母趕到學校前,玲玲已經自己醒來。對于玲玲的暈倒,玲玲媽媽既熟悉又擔心。這突然暈厥的怪病早在3年前就出現,為了找到原因,她沒少帶玲玲尋醫問診。
據介紹,玲玲第一次發病是3年前泡溫泉時,她在浴室內突然臉色煞白失去意識,家人趕緊把她抱到空曠處,沒一會兒她便醒來。到當地醫院檢查,腦電圖顯示有癲癇波,家人便帶著玲玲到上海求醫。
在上海的醫院,醫生同樣判斷玲玲“疑似癲癇”,從那時起,玲玲每天都要服用抗癲癇的藥物。
“她從出生到6歲時生長發育都很正常,就因為暈了幾秒就被診斷患上癲癇,我一直都接受不了。”玲玲媽媽說,“天天給孩子吃抗癲癇藥,我感覺有罪惡感。”
玲玲在學校升旗儀式上再次出現短暫暈厥后,有人建議玲玲媽媽帶孩子到市一醫院心內科求診,因為那里設有“暈厥中心”。
在市一醫院心內科,李川川博士接診了玲玲。經過檢查和詢問病史,李川川對玲玲病情的判斷是“非癇性發作”。
為了進一步驗證判斷,揭開玲玲的暈倒之謎,李川川帶著玲玲在心功能室,做了直立傾斜試驗。即讓玲玲斜靠在70°的試驗床上,動態監測其心率、血壓,結果心率和血壓明顯下降(暈厥的先兆),而當試驗床為水平位時,玲玲暈厥的先兆癥狀消失,心率、血壓恢復到正常。這意味著,玲玲是“血管迷走性暈厥”!
“暈厥一般有腦性暈厥、心源性暈厥、血管迷走性暈厥。”李川川介紹,血管迷走性暈厥是一種神經性暈厥,是迷走神經異常興奮引起心跳減慢、血壓降低、腦部缺氧,從而失去意識。該病原因不明,多在情緒緊張、身處悶熱環境等情況下發作,一般在幾秒或者幾分鐘內自行恢復,該病預后良好。只是毫無征兆的昏迷如果發生在街頭、高處等場所,會非常危險。
李川川稱該病可以通過功能鍛煉得到改善。目前他已建議玲玲停用抗癲癇藥,并指導其功能鍛煉,并密切隨訪。
責任編輯:趙睿
- 防止落果傷人 園林部門處理綠化芒果實2021-07-12
- 兩岸青年“交換視界”象棋公益邀請賽決賽在榕舉辦2021-07-12
- 福州濱海新城臨空經濟區兩個安置房小區完成竣工驗收2021-07-12
- 福州衛健系統用心用情付出 不辜負每份期待2021-07-12
- 冬病夏治 福州市民三伏灸熱情高2021-07-12
- 閩都特色園林小品為世遺大會添彩2021-07-12
- 福州園林部門組織開展“打果”行動 解決芒果掉落問題2021-07-12
- 福州公積金繳存基數調整網上辦理零材料“智能秒批”2021-07-12
- 中華龍碑雕塑在新店古城遺址公園落成2021-07-12
- 福州火車站:愛心接力服務來榕視障棋手2021-07-1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閩都特色園林小品為世遺大會添彩2021-07-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