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

      壽山讀石記

      吳丹艷

      壽山石是一本大書

      壽山、芙蓉山和九峰山被稱為福州的“外三山”,山高都在海拔1000米左右。山山相接,連綿幾十里,其中壽山和芙蓉山更是以盛產璞石而聞名天下。

      從廣義上說,壽山和芙蓉山所產的可雕刻璞石都稱為“壽山石”,其特點是七彩流光,柔而易攻。據地質學家研究,它的形成是在距今約2億3000萬年到2億7000萬年前的一次火山噴發,噴涌的巖漿伴有大量酸性氣體、液體,分解了巖石中的長石類礦物質,排除鉀、鈉、鈣等雜質后,殘留下來的較為穩定的鋁、硅等元素在一定的物理條件下,或重新結晶成礦,或由巖石中熔脫出來的硅、鋁質溶膠體,沿著周圍巖石的裂隙沉淀晶化,從而形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壽山石礦。

      壽山由許多連綿起伏的大山組成,諸如旗山、柳嶺、猴柴山、旗降山、黃巢山、高山、坑頭占山、都成坑山、栲栳山、獅頭山、芙蓉山、峨嵋山、加良山等等,此外還有許多沒有命名的小山。車沿著公路行駛,可以看到山上有許多礦洞,有舊的,也有新的。在坑頭占山“石王亭”的旁邊就有一個坑洞,清粼粼的山泉漫到了洞口,但洞卻是往水底下延伸而去。這是一個典型的“水坑”礦洞,所產的礦石質晶瑩、性純潔、色嬌妍,稱為“晶石”或“凍石”,諸如水晶凍、鱔魚凍、牛角凍、天藍凍、桃花凍、瑪瑙凍、環凍、坑頭凍、凍油石等等,都是壽山石中的上品。但因為礦石長年沉浸在水坑中,不便于開采,令人望洞興嘆。

      水洞的附近有一個“山坑”洞,舊洞已廢,卻依然可以讓人一睹礦洞的風采。我們在洞里看到了細細的壽山石礦脈,瑩瑩發亮,夾在巖石的縫中,宛如一塊大餅夾著一層冰糖的餡。哦,我恍然大悟,原來兩億多年前壽山石就是這樣被懷抱在巖石的母體里。因為這層的“礦線”太小了,石農們先是發現了這樣的“礦線”,然后順著“礦線”再找到較大的“礦脈”,才大有收獲。

      壽山石觀光洞

      壽山村的東南面有一座大山,稱都成坑山,產有晶瑩、脂潤的都成坑石,為壽山石家族中的佼佼者。宋《三山志》云:“宋時故有坑。”指的就是都成坑,說明早在北宋時期,就已經有人在山里挖坑鑿石了。因此宋代黃榦有《壽山》詩曰:“石為文多招斧鑿,寺因野燒轉熒煌。”北宋之后,壽山村石農不斷在山里挖洞耕石,在鑿取美麗壽山石的同時,也造就了一座又一座無比輝煌燦爛的地下宮殿。前些年,壽山村的石農們想到,要是能把壽山石原洞大白于天下,不是一項很好的旅游景觀嗎?于是“壽山原洞觀光線”亮相于世。

      汽車沿著山側盤旋而上,半山腰有亭翼然,稱“望遠亭”,有聯曰:“壽山石頭常登榜,地下宮里早生輝。”轉過“望遠亭”,觀光洞就驀然撲入眼簾。

      這個洞稱“琪源”洞,便是“琪源洞都成坑石”的產地。琪源洞原來是古代已經采過的一穴廢洞。1947年有個叫黃琪源的石農,因為避雨躲在廢洞里,忽然一陣電閃雷鳴,洞穴里閃閃發光。黃琪源恍然大悟:這不是他苦苦尋覓的壽山石脈線的折光嗎?第二天便率領全家男女到洞里去,而后是盈月不出。

      一個多月后,壽山村有了條爆炸性新聞:黃琪源在廢洞里挖到了為數可觀的精美壽山石。福州的壽山石販們爭相搶購,讓黃琪源扎扎實實地發了一筆大財。自此廢洞不廢,被稱為“琪源”洞。有趣的是在清理古洞開為原洞觀光線時,還發現有許多優質的都成坑石,其中一塊重達200多斤,純白色,價值人民幣四五十萬元。還有一塊稍薄,但面積比前者還大,紅白相間,精美絕倫,其價值自然就更高了。

      琪源洞足可以讓一個高個子的人挺著腰走路?,F在的琪源洞經過整修,已經同坤銀洞、元和洞等洞洞相通了,總長四五百米,左彎右轉,斗折蛇行,忽上忽下,有無限的野趣。有一個洞是垂直向下延伸的,雖然已經用柵欄圍了起來,但隔著柵欄往下看,仍然令人毛骨悚然。真難以想象,當年的石農們是如何站在轱轆上下去鑿石取寶的。

      在觀光洞里走走停停。往前看,有燈光星星點點;回頭望,走過的路卻迷迷蒙蒙。身邊有數不清的脈線在熠熠閃光。更有趣的是腳下用壽山石渣鋪墊的松松的路,偶然還有一兩塊壽山石的真品。彎腰一探,果然是一塊100多克重的乳白色的都成坑石,令人好不高興!

      美麗的田黃溪

      到壽山自然是不能不到壽山溪,它是孕育田黃石的溫床。田黃石被稱為“石王”、“石帝”、“天下第一石”,據統計,清代帝王用的印璽中有三分之一是用田黃石刻成的,如乾隆皇帝的“三鏈章”等等。

      壽山溪是一條美麗的小溪,源于高山的北麓,經壽山村,然后東流到連江潘度溪匯敖江入海。其中從高山北麓的坑頭到壽山村里的結門潭一段約8公里的溪流以及溪流兩岸的田地里,產有田黃石,因此被稱為“田黃溪”。“田黃溪”分上坂、中坂、下坂和碓下坂。上坂所產田黃石色淡而質靈;中坂(至鐵頭嶺)所產田黃石色濃質嫩,品質最佳;下坂(坑頭、貝疊兩溪會合處之下游)所產田黃石色如桐油,質地凝膩;碓下坂(靠近碓下)田中偶有田石,質多硬而粗,色黔暗。

      古代壽山石研究專家說,田黃石無根而璞、無脈可尋。也就是說,田黃石沒有固定的礦體,而是游離母礦單獨存在的掘性獨石。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田黃石的母礦就在于坑頭上面的高山石礦。高山是壽山村的主軸山,產有30多個品種石,質量高,藏量大,開采早,其中有“掘性高山石”,肌理有蘿卜紋,極似田黃石。“掘性高山石”,其實就是“田黃石”,不過還沒有“田黃石”那樣爐火純青罷了!

      從高山石成為田黃石要經過非常非常長時間的磨煉??梢韵胂螅呱绞哪傅V受時間和風雨的洗禮而崩潰、游離為碎塊,滾入山坳或溪流,再經過長時間的滾爬搬遷和酸化,在山坳里的就成為“掘性高山石”,滾到溪里去的就成為田黃石。“掘性高山石”在壽山溪里受水流的沖擊,不斷剝析去雜質,剩下的就是最純真的礦石,再經過石頭和石頭之間不斷的碰擊以及水流的磨煉和泥土的酸化,就變成渾圓、無棱角、有蘿卜紋、黃皮膚的田黃石了。每當山洪暴發,這些田黃石又被沖到溪流兩岸的水田里,或深或淺地埋在黃泥土里,從此“養在深閨無人識”,日積月累,受到土壤的酸化更徹底,因此顏色和質量更為上乘。

      由于田黃石的珍貴,自古就有“一兩田黃三兩金”的說法。擺在面前的現實是:田黃石愈來愈少了。有趣的是在田黃溪上坂的溪段,離坑頭山300多米的地方有兩畝水田,被認為是田黃石“未被開墾的處女地”。原因在于,20世紀70年代壽山村實行種田責任制,這兩畝地分給第四生產隊農民黃日財作為責任田。隊委會決定,只能種田,不能采石。黃日財遵守諾言,于是這兩畝水田里的田黃石在30年左右的時間里,未曾被采掘過,成為還可能有田黃石的最后兩畝神圣寶地。

      田黃溪水成年累月汩汩地流著。我們挽起褲管,到溪里摸起田黃石。溪水清澈透明,無遮無攔,一眼就可以看到溪水底下那像小片肥皂一般的鵝卵石,但一撈起來,卻不見得有那么通靈透徹。雖不是田黃石。但我們卻總感到似乎有一種田黃味。

      壽山石文化街和中國壽山石館

      壽山村有壽山石貨棧:前村售圖章石,后村售硯石。清代高兆的《觀石錄》載:“好事家,伐石于山者凡三月矣。日數十夫,穴山穿洞,摧崖為谷,逵路之間,列肆置儈……”以后漸漸集中到后村,有五六十家。壽山街的壽山石商鋪多前鋪后坊。前面賣自然石或是粗加工原石,五彩斑斕,玲瓏滿目。后面是壽山石頭粗加工的工場,常是鋸聲霍霍,鑿聲當當。近年壽山村被建為“壽山石文化村”,整治街面,仿古裝修,古色古香,因稱“壽山古街”。有100多號的鋪子,多有雅致的店名,諸如:翠石齋、珉石玉、品石閣、萬石屋等等。商號里有已經雕制成的工藝珍品,也有未加雕飾的原石,琳瑯滿目,令人流連忘返。更能讓人陶醉的是這里的價格都出奇地便宜,特別是原石。于是我們爭相傾囊而購,回去后好有個憑窗擁幾、怡神讀石的機會。

      轉過文化街,我們最后落腳在中國壽山石館。這座建成于2001年的展覽館,主體建筑面積3200平方米,白色的外墻和紅色的屋頂醒人眼目。壽山石館共3層。第一層介紹壽山石文化的歷史,有大量的照片和文字資料,其中最令人感興趣的是壽山石的形成過程,用龐大的沙盤來展示,萬綠叢中有紅色的火山巖漿在奔涌、在沖突,形象地再現2億多年前壽山地區的地震活動。

      第二層陳列的是200多個壽山品種的原石,琳瑯滿目。最珍貴的自然是田黃石。從田黃石、紅田石、白田石、黑田石、硬田石、擱溜田石、溪管田石、金裹銀田石到銀裹金田石,幾乎所有的田黃石家族成員一應俱全。此外現在市場上瀕于絕跡的寺坪石、艾綠石和新發現的汶洋石等,在這里也能一睹其芳姿。

      第三層展示了許多壽山石雕的精品,這也是壽山石館的最精彩部分。原本是那么樸素、敦厚的石頭,經過雕工的精心雕琢,顯得巧奪天工,璀璨生輝。你看:一朵朵的花在招蜂引蝶,一尾尾的魚在擺尾漫游,一座座的山高插云天,一條條瀑布萬丈垂懸,一條條龍騰云駕霧,一只只鳥高鳴飛翔。還有觀世音端莊肅穆,鐵拐李憨態可掬,十八羅漢威武雄壯,三十六金剛怒目圓睜。當代壽山石雕刻大師郭功森的鈕雕龍飾,纖細精絕,登峰造極。此外還有周寶庭的《二十八宿》、江依霖的《田黃秋韻》、馮久和的《含香蘊玉》、林發述的《醉入童真》、劉愛珠的《尋梅圖》、鄭明的《鯉魚戲水》、郭祥忍的《絲瓜與蟬》等等,連曾被選為中國和馬達加斯國郵票圖案的壽山石雕作品,我們都可以在這里見到真品。從展室里出來,我們倚著壽山館的欄桿遠望,前面便是澄碧如鏡的田黃石湖,隔著湖水是田黃石中心廣場?;浞鍪瑁G草成茵,其間綴以飄飄的彩旗和鵝卵石鋪成的甬道。好一個壽山石的大觀園!

      責任編輯:李牧晨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亚洲最大av无码网址|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av野草社区| 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欧洲日韩| 亚洲91精品麻豆国产系列在线|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亚洲黄色在线网站|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亚洲一本综合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亚洲妇女水蜜桃av网网站| 亚洲卡一卡2卡三卡4麻豆|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四虎必出精品亚洲高清|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色一区|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视频|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v高清理论电影| 亚洲黄色网站视频|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