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
東南網7月1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嚴順龍)18日下午,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大會進展、下一階段重點工作、《福州宣言》主要內容,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教育部副部長、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任、大會主席田學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遺中心主任羅斯勒,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主任夏澤翰在福州主會場出席會議,教科文組織文化助理總干事奧托內線上參會。
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福建日報等新聞單位的中外記者,就新冠肺炎疫情對大會的影響、部分可能被除名或列入瀕危的遺產項目前景、《福州宣言》的主要內容、教科文組織如何幫助各國開展能力建設更好保護遺產等話題展開提問,與會嘉賓逐一進行解答。
受疫情影響,本屆大會以線上為主的方式舉辦,審議2020年和2021年兩個年度的世界遺產項目,目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大會還將審議《世界遺產公約》與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對世界遺產的影響等政策性文件和相關議題,這些都將對世界遺產的未來產生重要影響。本屆大會成果將體現在眾多方面,其中世界遺產提名項目和世界遺產地保護狀況,備受各方關注。大會期間各方還將線上線下舉辦一系列活動,在各自專業領域達成共識,這些共識將成為大會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會嘉賓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世界遺產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本屆大會委員會將不遺余力工作,努力為世界遺產帶來更加光明的未來。期待新列入名錄的項目,進一步增強世界遺產的代表性,也希望通過審議世界遺產保護狀況,敦促締約國認真履行公約,切實加大保護力度。
嘉賓們表示,本屆大會也將給東道主福建省、福州市留下許多有形的、無形的遺產。比如,出席開幕式的中外來賓共同參加了“世遺林”植樹活動,給福州市留下了一份珍貴的綠色禮物;7月17日召開的委員會全體會議一致通過了以福州命名的宣言——《福州宣言》。
新聞發布會介紹,《福州宣言》凝聚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廣大會員國、締約國的共識,也是本屆大會團結合作的重要象征。《宣言》重申了世界遺產保護和開展國際合作的重要意義,以及攜手努力、共同行動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必要性。《宣言》指出,世界遺產作為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為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和世界和平與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強調妥善應對各種傳統和非傳統的挑戰,保護世界遺產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宣言》呼吁在多邊主義框架內開展更密切的國際合作,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的支持,加強世界遺產的教育,知識的分享和新技術的運用,并以《世界遺產公約》簽署50周年為契機,回顧歷史、展望未來,留給后代一個開放包容、能夠自我調適、可持續有韌性、清潔美麗的世界。《宣言》得到了委員會各成員國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普遍認為其具有平衡性、包容性,具有里程碑意義。
責任編輯:趙睿
- 習近平總書記賀信在世遺大會會場內外引發熱烈反響2021-07-19
- 世遺大會特展在福建博物院開展2021-07-17
- 中國電信全面提供世遺大會通信保障2021-07-16
- 世遺大會期間兩場美術展免費開放2021-07-16
- 文明風景為世遺大會添彩:滿城勁吹文明風 有福之州幸福長2021-07-16
- 馬尾推文旅明信片迎世遺2021-07-15
- 福州:激蕩文明新風 迎接世遺大會2021-07-15
- 世遺大會,我們準備好了!2021-07-15
- 世遺大會文創設計大賽啟動 征集福器福韻福味福飾福厝2021-07-14
- 迎世遺大會·福州茉莉花茶茶文化雅集活動舉行2021-07-1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遇見世遺|閩劇中的民情風俗2021-07-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