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
琴與太極《袍修羅蘭·水》。
福州新聞網7月19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王光慧 通訊員 陳凱婷)以古琴為媒,感受非遺魅力。為進一步挖掘和保護中華傳統文化,弘揚古琴藝術,讓古琴文化走進千家萬戶,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召開之際,福清成功舉辦了“閩韻和鳴”世遺古琴音樂會及古琴公益講座。
作為福清高雅藝術走進大眾的系列活動之一,“閩韻和鳴”世遺古琴音樂會及古琴公益講座由福建省藝術館(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指導,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福建省古琴協會主辦,福清市教育局、福清市融媒體中心協辦。
以古琴為媒
品先人智慧
7月17日下午,福建省古琴協會會長、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閩派古琴)代表性傳承人張俊波做客福清市文化館,以古琴為媒,為現場和直播間的觀眾作題為《源遠流長的福建古琴藝術》的講座。
張俊波從何為琴學、福建歷史文化變遷到福建古琴藝術的興起、關于閩地琴人琴學的相關問題的思考等方面,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古琴與其他樂器的區別、閩派古琴的特點、閩地琴人等,讓聽眾深入地了解福建古琴藝術的歷史發展脈絡,弘揚古琴文化。
講座中,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感受古琴藝術的魅力,張俊波還現場彈奏古琴曲《風云際會》。琴聲絲絲入扣,余音繚繞,清如濺玉,顫若龍吟,讓全場觀眾受到一次傳統藝術的洗禮,贏得大家的陣陣掌聲。
張俊波說,乘著世界遺產大會的東風,向大家作一個關于福建古琴藝術的介紹,讓大家對古琴藝術更有自信,希望大家通過學習前人的方法,能更深入地了解古琴、更系統地學習古琴。
古琴學習者盧錦源說,古琴作為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悠久的歷史。通過古琴講座,能讓大家進一步認識和了解古琴的歷史文化發展,感受古琴的獨特魅力,傳承好古琴文化。
閩韻和鳴
讓古琴文化進萬家
《梅花三弄》《廣陵散》《岳陽三醉》……7月17日晚上,在福清市文化藝術中心劇場,“閩韻和鳴”世遺古琴音樂會舉行。來自南平、三明、廈門、福州等地的優秀琴師聚首福清,為福清人民獻上經典高雅的古琴曲。
一曲煙波浩渺的《流水》拉開了“閩韻和鳴”世遺古琴音樂會的序幕。該琴曲以恢宏磅礴的氣勢,講述了感動千古的知音故事。隨后,林建輝、王婷婷、張雨軒、游義、何培杰、程鴻緩、羅金華、張銀燕、王嘉穎、李堃杰、張俊波等優秀琴師相繼登臺,一展國樂芳華。
演奏現場,琴曲時而雄厚剛勁、時而舒展動人,讓觀眾遐想聯翩,回味無窮。
最后,在婉轉深情的《憶故人》琴曲中,音樂會進入最高潮,并在熱烈的掌聲與歡呼聲中緩緩落下帷幕。
本次演出,以古琴為主,伴隨太極拳、古詩文朗誦等豐富的表演形式,帶來極致的視聽盛宴。演出還通過“壹福清”線上全程直播的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古琴藝術。
“閩韻和鳴”世遺古琴音樂會,不僅向福清觀眾推廣和弘揚古琴文化,也讓市民感受到古琴魅力。“這是一場震撼人心的國樂視聽盛宴,能在福清欣賞到如此高大上的古琴盛會,是一次難得的藝術享受。”一位古琴愛好者說。
責任編輯:趙睿
- 福清:加快推進中國-印尼“兩國雙園”建設2021-07-19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帶電處理線夾發熱隱患 確保供電安全可靠2021-07-15
- 何高光:保護文化遺產 留住玉融記憶2021-07-15
- 福清17日舉辦古琴音樂會及講座2021-07-15
- 勤樸剛毅 為民爭利——中共福清縣委舊址蘊含的革命精神2021-07-14
- 中印尼“兩國雙園”全球招商推介會15日舉行2021-07-14
- 福清著力培育四大行業龍頭企業2021-07-13
- 福清這條“醉美公路”,快來打卡!2021-07-12
- 福清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古街展示中心開門迎客2021-07-12
- 福清首批16家企業獲穩崗返還超1000萬元2021-07-0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太有看頭了!” 鎮海樓“圈粉”世遺大會嘉2021-07-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