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

      三坊七巷沉浸式演出《尋夢·坊巷》是正在福州市舉行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于15日、17日、18日在三坊七巷上演,收獲與會嘉賓滿滿點贊聲。演出中,從“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墻來”的首席閩菜“佛跳墻”制作技藝,到“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間第一香”的福州茉莉花窨制技藝,再到絲竹聲聲的閩劇……福州非遺項目輪番上演,在世遺大會這一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給與會嘉賓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近年來,福州市拓展非遺保護載體,創新非遺保護傳承工作,讓非遺走進人們的生活,完善非遺保護體系,持續推進非遺保護傳承工作,讓非遺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

      讓非遺“活”起來

      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應是只陳列在博物館里的活化石,讓非遺走進當代生活是保護傳承的重要方式。今年元旦正式開館的福州市非遺展示館便是讓人們領略福州非遺文化的極好路徑。

      近日,首部福州方言舞臺劇《穿越扛齋》在福州市非遺展示館首演,不僅讓有“古漢語活化石”之稱的福州方言“活”了起來,而且讓人們領略了獨具福州特色的“扛齋”傳統文化(“扛齋”內涵是尊師重教)。福州市非遺保護中心主任池小霞表示:“福州市非遺展示館常態化舉辦非遺講座、非遺演示、非遺教學、非遺體驗等活動,希望讓非遺走進人們的生活,融入現代生活。”

      福州市非遺展示館是福州非遺展示、保護、傳承的重要平臺,展示館以修繕后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羅氏綢布莊為依托。走進展示館,可以看到展示館以院落布局展陳,按福樂、福匠、福韻、福傳四大展區進行區域劃分,展出了近400件非遺展品,并利用現代化展陳技術,使得茶亭十番音樂、閩劇、福州評話、福州伬藝等非遺項目通過聲、光、視頻等手段,讓參觀者身臨其境。前來逛館的市民紛紛表示:“要領略福州非遺風采,來福州市非遺展示館打卡,一站就妥了。”

      傳承是非遺保護的重要課題。為了讓福州燦若繁星的非遺薪火相傳,福州市將非遺保護、傳承融入學校教育中,全市現已有80多所中小學被列為非遺傳承示范學校,年均參與非遺活動的學生近20萬人次;福州市開展的“非遺進校園”活動,開設了非遺傳承教學課程,讓青少年不出校門也能與非遺零距離接觸。同時,福州市還在不少中小學校設立了非遺項目傳承基地,培養“小小非遺傳承人”。

      漫步三坊七巷、上下杭、朱紫坊等歷史文化街區,評話、閩劇、伬藝等非遺項目總可與人們時時相遇。在節假日以及大型文化活動現場,一系列非遺表演更是“一站式”集中展示,讓人們在品味非遺大餐的同時,大大提高了非遺的影響力與知曉率。

      讓非遺“新”起來

      如何讓傳統非遺在新時代綻放光芒?福州市堅持守正創新,在非遺研究成果轉化、非遺生產性保護、非遺保護宣傳展示等方面加大創新力度。

      《尋脈——福州非遺探秘》《守望與傳承——老福州的記憶》《大美福州多彩非遺》《傳承與守望——老福州的記憶》……近年來,一系列福州非遺書籍陸續出版發行與大家見面。對此,福建省原文史館館長、著名文史專家盧美松深有感觸地說:“系統出版福州非遺叢書,是有效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項創新舉措。”

      近日,繪有80項福州市非遺代表性項目的畫卷《非遺長卷》已繪制完成。展開長卷,一項項非遺項目如一段段記憶,穿越時空,呈現在人們眼前,先睹為快的著名民俗專家齊上志說:“畫卷生動、直觀,為人們留住了鄉愁。”

      為讓非遺項目得到“有聲有色”的保護,福州市啟動了首批50項非遺項目的短視頻拍攝工作,留下了傳承人、傳承技藝珍貴的影音記錄。

      開展非遺生產性保護工作也是福州創新性保護非遺的一大亮點。福州強化非遺項目與產業生產性保護力度,重點扶持福州茉莉花茶傳統窨制工藝,持續關注福州茉莉花茶傳承技藝工坊發展情況,助推福州茉莉花茶傳承技藝工坊(春倫驛站)于2020年成功入選省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示范點。同時,福州市還組織開展非遺文創設計大賽等活動,為非遺產品搭建對接文化市場、文創產業的平臺,推動非遺與旅游、文保等方面融合發展。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當今信息化時代,宣傳對于非遺保護的重要不言而喻。福州市借助科技手段,大力推進“線上+線下”融合形式,拓寬宣傳渠道、擴大宣傳覆蓋面,讓非遺更便捷地走入人們的生活。

      讓非遺“強”起來

      千百年來,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的“海濱鄒魯”孕育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是歷久彌新的文化印記,是融入榕城兒女血脈的傳承基因,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截至目前,福州市共有184項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含8項增設保護單位),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73項(含3項增設保護單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6項;236名市級以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4名,省級以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05名。

      這份亮眼的福州非遺項目名錄背后是福州市保護、傳承非遺項目的久久為功。為推動福州市非遺保護工作更有質量、更有效率、更有動力,福州市充分發揮市級非遺保護中心統籌協調作用,強化各縣(市)區非遺保護中心專職非遺工作人員配備,向“基層末梢”非遺保護點延伸工作“手臂”,進一步厘清、暢通非遺保護工作上傳下達、橫向全覆蓋的組織體系,推動非遺保護工作實現統一牽頭、多點連接、項目互補、集中發力的工作模式,為非遺保護工作夯實組織保障。

      池小霞向記者介紹說:“福州市還從完善法規制度、規劃制度、工作制度、申報制度等制度建設著手,強化非遺保護制度保障。如福州市出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地方性法規《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定》,并印發實施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十條措施》,為福州非遺保護工作保駕護航。”

      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网站2|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 亚洲另类古典武侠|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 亚洲国产高清国产拍精品| tom影院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黄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 中国亚洲呦女专区| 学生妹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黄色激情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写真|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相泽南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xvideos亚洲永久网址| 亚洲娇小性色xxxx|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麻豆|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怡红院亚洲红怡院在线观看| 天堂亚洲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