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
7月21日,作為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官方提供的十條文化參觀路線之一,位于福州市倉山區的煙臺山歷史風貌區,迎來了不少國內外嘉賓參觀考察。
“這樓梯是過去留下來的,還是新建的?”原美國駐福州領事館里,一位參觀者走在通往二層樓梯時不禁疑惑,“走上去嘎吱嘎吱地響,感覺是舊樓梯,但木頭的紋理很清晰還帶有光澤,似乎又是新做的。”
實際上,這段樓梯已有153年歷史。在2015年修繕前,它已經完全不能使用。負責修繕工作的煙臺山項目工程師林文宇請來老木匠,想了許多辦法,把它修好,再用砂紙一遍遍打磨,刷上木蠟油,使這段木樓梯與這棟老建筑一起,在一個半世紀之后“起死回生”,引領參觀者體味穿越時空的愉悅。
煙臺山歷史風貌區位于福州古城傳統歷史文化中軸線的最南端,留存有外國領事館、教堂、洋行等西洋建筑和數十座中式園林古建筑,素有“萬國建筑博覽會”的美譽,見證了福州近現代外交和商業發展史。
然而由于歷史原因,新中國成立后,這些建筑大多成了公房,分配給市民居住。一房多戶致使住戶在這些歷史建筑旁邊搭建了眾多的低矮建筑,加之市政配套不完備,改造前的煙臺山棚戶密布、污水橫流。據介紹,為改善煙臺山人居環境,提升煙臺山人文品質,2014年2月,福州市政府審議通過了《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規劃》和《公園路及馬廠街歷史建筑群保護規劃》。
福州市政府考慮到,片區需要保護的老建筑眾多,單純依靠政府投入進行保護,財政壓力大。只有充分發揮老建筑本身的價值,才能更好地保護好老建筑。2015年10月,通過招拍掛的形式,福州市把煙臺山歷史風貌保護開發交由企業運作,開啟了政企共同探索古建保護和城市更新的創新之路。
經過數十輪政府、專家聯合會議,在對煙臺山歷史風貌特征進行反復研究、考證的基礎上,歷時近3年,煙臺山倉前九里項目整體規劃方案最終于2018年4月獲批。
既要保留曾經的細節,也要賦予新的活力,這是煙臺山保護提升的重要一環。正如項目建筑設計師林莉所說:“煙臺山的重生是在老建筑中賦予新城市的活力,在新建筑中注入一脈相承的城市歷史文脈。”
為了重現舊貌,項目邀請了當地十幾位五六十歲的老工匠參與修復工程。林文宇說:“我們希望讓煙臺山老居民看到之后,能覺得這就是原來的煙臺山。這不僅僅是形式上的還原,更是一次情感的還原。”在煙臺山周邊居住了60年的饒福生對此深有感觸。他清楚地記得,20世紀六七十年代倉山影劇院的電影票價是一角錢,那是他和愛人時常約會的地方。“煙臺山修繕之后的石板路,讓人印象深刻。”饒福生說,近年來,煙臺山片區越來越好,老建筑逐步得到修繕,部分重新開放,經過修繕改造的煙臺山公園保留了原來的景點,風景更美了,他和老伴一有空就會到煙臺山走走,重拾舊時光。
60年前的福州年輕人,在煙臺山的倉山影劇院看電影,去隔壁的煙臺山公園閑坐,還可以到快活林西餐館吃飯。60年后的福州年輕人,也有“煙臺山網紅路線”:在美領館舊址看展覽,在石厝教堂與銀杏樹合影,喝一杯單車小哥的咖啡,吃一根“榕樹下”商店的煙臺山主題冰棍。
“倉山的煙臺山和廈門的鼓浪嶼有很多共同點,時代比較接近,都是世界各國文化交融之地。”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古村鎮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鄭國珍建議,可以借鑒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經驗,把煙臺山作為“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拓展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爭取先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形成“南有鼓浪嶼,北有煙臺山”的格局。
目前,煙臺山歷史風貌區已修繕美國領事館、俄國領事館、樂群樓等73處保留建筑,并將古建筑與文旅產業發展融合,串點成線,打造出“樂群路—愛國路—亭下路—倉前路—梅塢路”等精品旅游路線。
在煙臺山遇上老福州,是回憶,更是現實。
(本報福州7月21日電 本報記者 李韻 高建進 張詩瑤)
責任編輯:趙睿
- 拆除施工升降機未進行拆卸告知 一公司被罰1.5萬元2021-07-22
- 福州海事:全力迎戰“高溫+臺風”雙重考驗2021-07-22
- 就算大雨讓整座城市顛倒,我會給你依靠……2021-07-22
- 龍湖智慧服務 | 迅速響應 用服務點亮生活2021-07-22
- 福州新增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1例,為美國輸入2021-07-22
- 福州中招普高批錄取結束!剩余招生計劃7月30日公布2021-07-22
- 福州首臺百萬千瓦火電機組擬于10月投產發電2021-07-22
- 2021年第一期市人大代表培訓班開班2021-07-22
- 好年華同聚福州 服務世遺添光彩2021-07-22
- 福州成立“書香古厝話文明”宣講服務隊2021-07-2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正當紅”器物展在朱紫坊舉辦 感受古今漆瓷2021-07-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