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九屆海峽青年節·第六屆“海峽兩岸好文章”青少年征文正式截稿,共收到400多篇臺灣學生文章、5000多篇福州中小學生文章,評選結果8月初公布。一直以來,“海峽兩岸好文章”作為海青節的品牌活動,致力于在探尋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底蘊中,增進兩岸青年的情感互動。
“這是兩岸青年締結友誼、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書寫新時代新風貌的盛會。”2015年回到臺灣后,臺灣教師黃淑華寫下了這段話,并發表在臺灣刊物上。當年,黃淑華作為“第三屆海峽青年節·海峽兩岸好文章”臺灣獲獎學生福州行的領隊老師,帶著15名臺灣學生和8名家長首次來到福州,兩岸學生共進家門、同游榕城,收獲滿滿的友誼。
“還記得剛到福州的時候,就有個臺風‘尾隨’而來。狂風大作,暴雨如注,風雨交加的情形讓我們有點狼狽。但是當一踏進家門,我們寄宿的家庭立即讓我們感到溫暖。這個家庭的男女主人接過行李,端上熱水,遞熱毛巾,他們的熱情讓我們感覺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樣,很溫馨。”黃淑華回憶說。
入住福州本地家庭,是“海峽兩岸好文章”的一大亮點,一方面讓首次來榕的臺籍師生更全面地認識福州,另一方面也讓兩岸青少年能通過同吃同住同行快速建立友誼。
當年,在兩岸青少年六天五夜的交流活動中,臺灣學生、家長和老師共同體會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加強兩岸青年交流,鼓勵青少年早接觸、多交流,是海青節一直以來的堅持。從第一屆海峽青年節至今,活動形式層出不窮,內容靈活多樣,“海峽兩岸好文章”征文活動作為品牌活動舉辦至今,不僅在兩岸學生的心里種下了友誼的種子,更讓大陸的面孔在臺灣學生的心中變得越來越完整、清晰、親切。
“原來大陸發展這么快,百聞不如一見。”“福州同胞善意滿滿,讓我們覺得很溫暖。”“兩岸血脈相連,文化就是共同的密碼。”……一路上,當年同行的家長們不斷贊嘆,跟著孩子“行萬里路”也同樣收獲滿滿。
以文會友,攜手同行,兩岸的故事還在續寫。“回到臺灣后,不少家長一直咨詢下一屆活動的舉辦時間,表示還要讓孩子參加。”黃淑華近日接受采訪時說,海青節在最美好的韶華里,開啟了一段段意義深遠的交流。
福州日報記者 潘倩
責任編輯:趙睿
- 臺氣象部門:恐又有臺風生成 全臺雨勢加劇時間曝光2021-07-28
- 臺灣地區28日新增18例本地確診病例、2例境外輸入2021-07-28
- 臺當局發布專利申請統計 臺積電“一枝獨秀”2021-07-28
- 臺灣疫情如何走出困境2021-07-28
- 臺灣經濟重振的希望在何方2021-07-28
- 臺灣地區27日新增16例本地確診病例、1人死亡2021-07-27
- 臺交通部門撒9000萬拍VR影片 遭批“臺灣救命錢變民進黨私房錢”2021-07-27
- 臺灣自產疫苗納入公費疫苗接種計劃 疫苗開放混打達成共識2021-07-27
- 臺灣地區26日新增10例本地確診病例、1例境外輸入2021-07-27
- 積極搭建交流平臺,讓更多臺灣青年分享大陸發展帶來的機遇2021-07-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戰高溫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帶電修補導線斷股2021-07-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