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夜幕降臨,永泰縣嵩口鎮大喜村便熱鬧起來。
群山環抱的湖水波光粼粼,一個個突出水面的石墩連成一座石橋橫貫湖面。游客紛紛坐上石墩,享受清涼。
守住好山好水
村莊美出新高度
“村子變美了,來消暑的游客越來越多,村民打心眼里喜歡。”村支書黃時杰說。
日前,記者走進大喜村,這是一個環湖而建的村莊,只見湖面碧波蕩漾,岸邊一排排農舍錯落有致,房前一叢叢綠植花團錦簇,新蓋的旅游公廁整潔美觀。
“這幾年,大喜村的變化可大了。露天旱廁改成了干凈的水廁,水泥路通到家家戶戶門口,村子變美了,來旅游的人越來越多。”村民老陳說,以前村里都是旱廁,氣味難聞,瓦礫、雞圈和垃圾隨處可見,一到雨天更是污水橫流。
幾年前,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大喜村借助政府下撥的專項資金,相繼進行旱廁改水廁、裸房整治、房前屋后綠化等。為了整治隨意排到山林田間的生活廢水,徹底消除臭味,全村統一整修排污管道,將污水集中排入新修建的污水處理池。房屋整治采用當地木材和石材,原汁原味展示大喜原生態的農耕文化。
“村里的湖就是大喜水庫,水庫供應全鎮用水,也是大喜村景色的核心、吃‘生態飯’的抓手。”熟悉大喜村的嵩口鎮干部吳善榮說,為了保證水庫清澈,大喜村進行了集中清淤,在岸邊廣種綠植,嚴禁垂釣,還在湖邊山上進行大規模綠化,確保沒有一處山坡裸露,嚴防水土流失。
數年努力,不僅守住了好山好水,還整出了好村容。大喜村2016年成為福州市鄉村旅游精品示范點,2017年被評為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2020年入選國家森林鄉村名單。村子還吸引了中央美術學院等高校學生前來寫生。
發展“產業+環境”
村民吃上“生態飯”
村民陳珠香今年50多歲,曾在村里種過地、幫人辦喜宴、外出當保姆,但都沒掙到什么錢。如今,憑著一手好廚藝,她在農家樂里看到了希望。
“看到村里環境變好了,游客也多了,我就回來專門做菜。去年開了家農家樂兼住宿,好的時候一天純收入幾百元,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陳珠香樂得合不攏嘴。她告訴記者,現在村民種的蔬菜、養的雞鴨,在家門口就能賣掉,不少外出務工的年輕人也回來開起了民宿和農家樂。
雨和民宿合伙人陳奕龍說,大喜村依山傍水,傳統民居保存較好,還有獨特的喜宴、村宴等民俗,讓人頗感親近,旅游資源獨特又豐富。
美麗村莊引來游客和商家,也留住了鳥兒。盡管村里時常有游客歡鬧,但在距離大喜水庫幾公里的一片山林中卻是一片靜謐。“鷴來谷”觀鳥攝影基地落戶早已荒廢的陳坑自然村。
“陳坑是大喜的一個自然村,有上百種野生鳥類,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2種。我們引進企業,將它開辟成攝影愛好者拍攝鳥類的地方。”黃時杰說,基地租賃荒山、閑置房屋等,每年給村民們帶來收入7萬多元,還吸引客流。為確保“鳥類天堂”不被破壞,大喜村嚴格限制基地商業開發,不許亂挖亂建。
如今的大喜村繼續開發鄉村旅游,形成“產業+環境”發展模式,成立農業合作社,建設養蜂園、采摘園、農耕園等產業,還將繼續推動攝影產業、教學實踐產業、生態教育產業的發展,農村特色旅游休閑產業逐漸形成規模。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傍晚時分,大喜的農家樂升起裊裊炊煙,一幅幸福溫馨的小康新畫卷倒映山水間。
福州日報記者 張笑雪
責任編輯:趙睿
- 永泰入選全國鄉村建設評價樣本縣2021-08-05
- 永泰梧桐鎮盤富村:股權杠桿撬動農村活力2021-08-04
- 永泰奮力譜寫現代化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新篇章2021-08-03
- 永泰打造康養“桃花源” 總投資20多億元2021-08-03
- 老調賦予新內涵 永泰山歌傳承不止步2021-08-02
- 永泰四項機制喚醒莊寨古韻2021-07-26
- 鮑國忠:20年創辦10多家博物館2021-07-26
- 永泰法院四項機制喚醒莊寨古韻2021-07-23
- 品質優良銷售火爆 永泰長慶花生“錢”景可觀2021-07-23
- 永泰舉行旅游門票專題展覽 在方寸間飽覽中國的世界遺產2021-07-2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賡續奮斗 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2021-08-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