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羅源縣是我國畬族群眾主要聚居縣份之一,由于歷史原因,畬族聚居地多處于偏僻的大山中,環境惡劣,經濟落后。為了幫助畬族群眾擺脫貧困生活,羅源縣積極實施“造福工程”,幫助90多個畬族自然村、近8400名畬族群眾從大山搬到城鎮周邊,告別艱苦的生存環境,迎來嶄新的發展空間。

      如今,下山之后的羅源畬族群眾,種蘑菇、辦旅游、開民宿……產業發展如火如荼,收入水平年年看漲,在民族政策的持續助力下,奔向幸福的小康生活。

      從深山到城鎮,迎來新生活

      住在深山有多苦?鑒江鎮遠頂村村支書尤德金記憶猶新:“山高路陡,原來村民從山上去鎮里,要走好幾個小時山路,中間還有一段懸崖峭壁,非常危險。遇到急病,往往來不及就醫。”

      住在深山有多險?許多舊村環境惡劣,每遇臺風等自然災害,往往受災嚴重。如2005年龍王臺風,松山鎮竹里村遭遇山體滑坡,許多房屋被沖毀。

      住在深山有多難?“原來舊村偏僻,沒有女性愿意嫁到山上,全村45個30歲以上的男性沒有結婚。”庭洋坂村黨支部書記蘭世杰回憶。

      “由于交通閉塞,以前大部分畬村路不平、燈不明、水不通,基礎設施非常薄弱,導致生活難、就業難、就學難、看病難、結婚難等。畬鄉群眾都盼著有新出路。”羅源縣統戰部副部長、民宗局局長朱仲福說。

      要想脫貧致富,搬出大山是最好的出路。多年來,羅源縣積極實施“造福工程”,按照畬族群眾的搬遷意愿,因地制宜、創新實施多種搬遷模式。有的是整村搬遷到城鎮周邊,有的將幾個偏僻自然村集中搬遷到地理位置較好的主村,還有的是把多個自然村整合搬遷到鄉鎮政府所在地附近。

      據統計,20多年來,羅源縣共建造了民族新村(點)35個,幫助90多個畬族自然村、近8400名畬族群眾陸續搬出大山,絕大部分有搬遷需求的畬族群眾都完成了搬遷。

      畬族新村水、電、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完善,同時享受城鎮公共資源,搬遷群眾從“山里人”變成“鎮上人”“城里人”,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走進起步鎮庭洋坂造福新村,只見平坦寬闊的村道兩側,是數排整齊闊氣的小洋房和綠樹環繞的畬族主題公園。住在這里的畬族群眾,就學、就醫、就業都很方便。

      “搬遷后,30多歲沒結婚的男性村民,在兩三年內都成了家。搬遷前全村沒有一個大學生,現在已經出了18個大學生。”蘭世杰感慨萬千。

      作為“造福工程”省級示范點,庭洋坂村的改變是羅源畬族群眾搬出大山開始新生活的縮影。

      從種田到產業興,過上好日子

      奔向小康生活,既要搬下來,還要富起來。

      “原來住在高山上,只能靠種田為生。挑著農作物走路下山,再換回生活必需品,一個來回要一整天。全家人辛苦勞作一年,收入也就2000多元。”畬族群眾蘭水康回憶。

      現在,走出大山的畬族群眾,很快找到就業崗位。庭洋坂新村距離縣城只有2公里,村民基本都在附近工廠找到了工作。現在,庭洋坂村人均純收入已近1.4萬元,徹底摘掉了貧窮落后的帽子。

      如何引導畬族利用搬遷后的地理位置優勢,發展富民產業?近年來,《羅源縣促進民族團結進步若干補充措施》等政策接連出臺,在專項資金、文化保護、人才隊伍建設等7個方面持續扶持畬村發展。

      在政策鼓勵下,一些搬遷村盤活舊村舊址的資源,大力發展文旅、農旅等產業。

      “八井村、竹里村挖掘畬族文化資源,利用舊村老宅,與鄰村小獲村一起打造集吃、住、體驗互動于一體的羅源畬族文化民俗小鎮,成為羅源畬風旅游的拳頭項目。”松山鎮黨委書記申友國舉例介紹,八井村畬族群眾雷炳金在舊村址辦起農家樂,實現年收入逾10萬元。

      為了助力文旅產業發展,羅源縣大力推動民族文化“盤活”走出去。去年9月,羅源民族文化數字云平臺上線。該平臺在全國率先打造“線上展廳+線下實景+電商帶貨”新模式的民族文化、經濟數字平臺。

      同時,為了發展現代農業,羅源還大力實施“1+3+N”工程,培育民族產業示范點、示范帶,促進各少數民族鄉(村)發展特色產業。縣政府每年投入3000萬元發展花卉苗木、食用菌等特色產業,惠及少數民族群眾。

      “去年,全鄉培育1000多萬袋食用菌,產值突破1億元,創歷史新高。”霍口畬族鄉黨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霍口畬族鄉已形成食用菌產業集群,輻射帶動2000余名畬漢同胞增收致富。

      去年,羅源全縣民族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均突破10萬元,全縣少數民族人均純收入1.5461萬元,同比增長6.5%,增幅高于全縣增長水平。搬出大山的畬族群眾,大步邁向幸福新生活!(記者 卞軍凱 通訊員 黃益輝 劉其燚)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日日做天天做日日谢|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黑人| 国产精品亚洲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亚洲精品影院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亚洲人色婷婷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曰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笫一页| 天堂亚洲免费视频|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亚洲黄色高清视频| 亚洲最大的视频网站|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第一区二区快射影院|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av在线亚洲欧洲日产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亚洲欧洲第一a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77777群色|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