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盛夏時節,羅源縣的6000畝沙糖桔果園一派翠綠,鮮嫩的果子掛滿枝頭,一片豐收在望的景象。這是全省最大的沙糖桔生產基地。為了更好地服務農業生產,近年來,羅源縣供銷社立足原有服務主體,不斷壯大為農服務隊伍,提升為農服務能力,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的一支堅實力量。
創新模式
提供“一站式”服務
8月,是不少作物旺盛生長的季節,沙糖桔果樹也正值秋梢生長期和果實膨大期。日前,在羅源縣起步鎮沙羅洋家庭農場,負責人董銀英正細細查看果樹的長勢。
董銀英在羅源縣種植沙糖桔已有8年,種植面積達150畝,是鎮上有名的種植大戶。“一開始,種植戶都是各干各的,沒人教也沒處學,只能靠自己摸索經驗、梳理技巧。”董銀英說,“現在不一樣了,縣里有了莊稼醫院,還有莊稼醫生巡診,田地里有什么問題,大家都有地方問了!”
董銀英口中的“莊稼醫院”,正是羅源縣供銷社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一大特色。
2018年,羅源縣供銷社成立羅源縣富之源農產品供銷有限公司,以服務當地特色產業沙糖桔產業發展為突破口,聯合羅源縣城關眾旺農資商行,創辦眾旺莊稼醫院,對接福建省福農莊稼醫院、福建農林大學專家教授、廣西沙糖桔種植專家和農資企業技術力量成立供銷社為農服務隊伍,提供農資商品購買、配送、技術指導等“一站式”服務。
摸清定位再出發,“老供銷”有了新亮點。目前,縣供銷社為農服務隊伍服務面積超過5000畝,也贏得許多農戶的信任與支持,已有140多家沙糖桔種植基地和莊稼醫院合作,種植過程中需要的殺蟲劑、殺菌劑、肥料等農資產品都由莊稼醫院進行調配。還有不少農戶從連江、寧德等地前來“取經”。
“我2019年開始種植沙糖桔,就跟著羅源供銷社學技術,連肥料都從這里買,覺得在羅源供銷社就像找到了組織,找到了家!”仙游種植戶羅云飛說。
變“等”為“送”
解決實際難題
除了常規的莊稼醫院“坐診”服務,羅源縣供銷社每月還組織莊稼醫生深入田間地頭“巡診”,變“等”為“送”,實現為農服務“零距離”。
“之前,我農場里有一部分桔樹長勢很差,老是落葉,一開始以為是病蟲害”,羅源縣園豐農場負責人黃俑說,后來,縣供銷社組織專家到農場巡診,發現是因為雨季土壤積水而導致黃葉、落葉,建議他剪掉新梢,并把溝渠挖深,做好排水工作,“有專家指導,桔樹很快就得救了”。
“巡診”活動不僅讓農戶收獲種植技巧,也讓專家們的專業知識發揮到實處。“我們必須走到田間地頭,才能接地氣、增底氣,進一步提高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福建農林大學園藝學院教授王平表示,“供銷社長期服務于‘三農’發展,最了解農民需要什么、缺什么。借助這個平臺,可以發揮我們的學科優勢,為他們出點子、說思路、講方法,真正解決農民遇到的難題”。
羅源縣供銷社還通過建立微信群,組建起包含莊稼醫生、莊稼醫院負責人、精通業務的種植大戶等的線上服務隊伍,隨時解答農戶的難題。
發揮渠道優勢
通暢農產品銷路
“供銷”兩字,一端連著農資供應和技術服務,另一端便是產品銷售。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正值沙糖桔采摘季節,羅源縣50多萬公斤沙糖桔懸在樹梢無人來采,面臨滯銷風險。
“疫情期間到處封路,采購商進不來,果子也出不去,如不及時采摘上市,果農的辛苦付出都將付諸東流。”縣供銷社主任吳智亮告訴記者,秉承“疫情農情兩手抓”的思想,縣供銷社積極發揮前期積累的渠道優勢,主動爭取省市供銷社大力支持,邀請樸樸超市、久泰現代農業等大型商超來羅源洽談,并引導周邊中小果商采購,不到1個月就將50多萬公斤沙糖桔賣出。
“還好有供銷社幫忙!”“原來的供銷社又回來了!”農戶的歡迎和認可,讓供銷社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
下階段,羅源縣供銷社將積極發揮流通渠道作用,繼續整合相關資源、對接相關渠道,不斷創新方式,組織開展更多產銷對接活動,為企業銷售渠道拓展、促進農戶增收致富提供支持和幫助,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福州日報記者 葉欣童
責任編輯:趙睿
- 羅源著力破解民生項目難題 讓回遷戶早日搬新居2021-08-09
- 羅源鑒江派出所走上漁排做宣傳2021-08-06
- 羅源:讓群眾下山過上好日子2021-08-06
- 羅源城區體量最大的安置房交房2021-08-06
- 羅源法院:9起糾紛訴前調解促和諧2021-08-05
- 羅源鑒江:文旅迎客 古鎮新生2021-08-05
- 邱道欽:臨危受命 鑄就不凡2021-07-29
- 羅源縣高質量發展走筆:星光不負趕路人2021-07-27
- 沈海高速羅源服務區凸顯畬族元素2021-07-27
- 羅源以效能管理提升農村基礎設施管護水平2021-07-2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廣大黨員干部奮力拼搏防抗臺風“盧碧”2021-08-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