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8月1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 通訊員 蔡一葦 夏雨晴)經常反酸、感到燒心,以為只是得了普通胃炎,沒想到竟是部分胃“擠進”胸腔里,由于病情延誤太久,還導致癌變……近日,福建醫大附一醫院接診了這樣一名患者。
據了解,患者張先生40多歲,長期感覺胃不太好,常有反酸、燒心等癥狀。但是,他未做詳細檢查,只是在不舒服時服用些胃藥。
前不久,張先生去體檢,做了胃腸鏡檢查。醫生在他的食管和胃的結合部,發現了一個1厘米大小的腫物,系早期賁門癌。
福建醫大附一醫院胃腸外科陳紹勤主任醫師發現,張先生的病情合并有較嚴重的食管裂孔疝,部分胃通過裂孔“擠進”胸腔。
“他長期反酸、燒心的癥狀正是胃部錯位引起的。由于長期反酸,他的食管下段長期暴露在酸性溶液、胃酶和膽汁中,最終引發了癌變。” 陳紹勤分析。
陳紹勤介紹,人體的腹腔和胸腔之間有一塊膈肌,將腹部的臟器擋在胸腔之外。但是,食管和膈肌之間存在縫隙,也就是食管裂孔。正常情況下,食管裂孔很小,腹腔內臟器無法穿過,但因肌肉萎縮或腹腔壓力增高等原因,有些患者的食管裂孔變松、變大,腹腔內臟器尤其是胃的上端就可能通過食管裂孔進入胸腔。
“胃的上端在食管裂孔處上上下下,賁門部位反復摩擦就會松弛、發炎等,無法很好地防止胃酸反流。久而久之,容易引發賁門癌。”陳紹勤說。
近日,陳紹勤為張先生進行了“腹腔鏡下近端胃大部切除+雙通道吻合(即將小腸與食管下端吻合后再與胃吻合)+食管裂孔疝修補”手術。這種手術既根治早期賁門癌,保留部分胃功能以及抗反流,又避免了切除全部胃而影響患者日后的生活質量。
陳紹勤提醒,食管裂孔疝患者常伴有反酸、噯氣以及燒心等癥狀,甚至可引起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和一些心血管疾病。若有類似癥狀且長期治療效果不佳,建議及時就醫查明病因。
責任編輯:趙睿
- 非洲留學生大笑別針“跑”進胃里 醫生3分鐘取出2017-03-22
- 廈門5歲女孩胃里長巨大息肉 原是患罕見遺傳病2017-02-08
- 胃不舒服,教您幾個養胃秘訣2017-02-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長樂古龍窯“爐火”生生不息 已薪火相傳300多2021-08-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