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區馬尾鎮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員劉福華,因為以誠待人、熱心助人,群眾親切地稱呼她“華姐”。劉福華今年65歲,至今已有41年的黨齡。之前是馬尾快安派出所法制員,2011年退休后當起人民調解員。
由于調解糾紛數量多、效果好,以她名字命名的劉福華調解工作室2019年被省司法廳評為“2016—2018年度人民調解先進集體”,2020年被評為福州市市級金牌調解工作室。熱心耐心、知法懂法、巧磨嘴皮是劉福華做好調解工作的“三大法寶”。近半年來,她已調解矛盾糾紛170多件。
走進位于高新園區的馬尾快安派出所,在辦事大廳一側的調解室內,不時有群眾剛進去吵得面紅耳赤,不多時就心平氣和地溝通,離開時向調解員表示感謝。劉福華每天在這里調解矛盾糾紛,包括鄰里糾紛、討薪、傷殘賠償等。
除了在派出所“坐堂接診”式調解,劉福華還在馬尾船政社區開展“家門口”調解,社區調解點也成為社區居民調解說理之地。
1978年開始工作后,劉福華一直在公安基層,2011年被評為全省公安機關十佳法制員和全省公安機關執法規范化建設先進個人。
劉福華說,當好一名調解員,首先要學會耐心傾聽,還要知民情懂法,讓雙方換位思考。
劉福華接過這樣一起調解案件:小區居民因喝醉酒,將一家店鋪的貨品砸壞。一名路過居民與肇事者相識,便上前勸阻,結果被打傷,導致鼻梁骨兩側骨折。事發后,店鋪得知肇事者家庭經濟情況未提出賠償要求。但受傷者要求賠償金額較高,與肇事者僵持不下。
經過深入溝通,劉福華了解到,肇事者并非不愿賠償,而是無力承擔。他的妻子沒有工作,家里還有孩子和一個殘疾的哥哥要照顧,經濟壓力大,當晚因情緒煩悶才去喝酒。想得到諒解,先要亮出誠意。在劉福華建議下,肇事者妻子到醫院幫忙護理傷者,周到的照顧讓對方態度緩和了不少。而后,劉福華不斷對雙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經過一個多月調解,雙方握手言和。
一起小糾紛,如果調解不好,雙方積攢了怨氣,很可能釀成刑事案件,因此調解工作十分重要。劉福華說,調解糾紛要充分考慮雙方利益,尋求雙方利益的平衡點,通過講法析理,最終化解矛盾。
知法懂法,調解工作才能更順暢。長期擔任法制員的工作經歷,讓劉福華對各項法律法規十分熟悉。《民法典》頒布后,她經常翻看原文和各類解讀。
如今,退休后的生活比以前更加忙碌,有時一天要處理五六起糾紛,但劉福華樂此不疲,“把群眾的事管好了,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心里特別舒坦”。
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
責任編輯:趙睿
- 李昌洪:手工控制2微米精度2021-08-18
- 馬尾:夜間執法不間斷 “靜夜守護”進行時2021-08-17
- 馬尾全力打響船政文化品牌 世遺大會上船政史跡受矚目2021-08-16
- 馬尾“1+X”行動助企業跨越發展2021-08-13
- 兩岸社會福利組織開展線上交流2021-08-12
- 馬尾區檢察院獲評“全省先進基層檢察院”2021-08-11
- 優化信號燈配時方案 馬尾交警解堵情保通行2021-08-10
- 以“迅”應“汛” 馬尾這樣防臺風2021-08-09
- 馬尾法院自貿區法庭建立“守信聯合激勵”機制2021-08-06
- 馬尾:建設福州創新引領區2021-07-2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僅市場租金的30%!福州喊你選房了!共1240套2021-08-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