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航拍圖。 連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福州新聞網8月19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江海)18日發布的《推進新一輪“海上福州”建設實現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提出,力爭到2023年,福州海洋生產總值達到3500億元,全市水產產量、漁業產值繼續保持全國前列。
2023年海洋生產總值
力爭達到3500億元
方案提出,力爭到2023年,海洋生產總值達到3500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28.5%左右;海洋先進制造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的40%,海洋服務業增加值占海洋生產總值的56%;福州港貨物吞吐量突破2.6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500萬標箱。
到“十四五”末,福州海洋生產總值突破4250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30%左右,占全省海洋生產總值的23.6%;福州港貨物吞吐量突破2.7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800萬標箱。
打造船舶與海洋工程
裝備制造基地
實施“寬帶入海”工程和“光纖上島”工程,建設海洋信息傳輸高速公路。完善海上通信設施和海洋觀測站,構建海上衛星通信網絡,推廣船載衛星通信工程,形成海洋信息感知和傳輸網絡系統。打造全球領先的衛星互聯網產業集群。加快海洋大數據建設,打造海上數字應用體系,建成一批服務平臺。
打造海洋生物醫藥特色產業基地,培育一批海洋生物醫藥龍頭企業。到2023年全市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實現產值135億元。
打造海峽西岸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聚力突破船舶與海洋工程技術瓶頸,以馬尾造船廠、東南造船廠等企業為龍頭,發展多用途海洋工程船、電推海工船、游艇等高端特種船舶制造產業。支持連江粗蘆島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船舶制造基地。
試點近海養殖“漁光互補”
積極爭取列入全省地下水封洞庫儲油項目布局,推進羅源灣南北兩岸、福清東瀚等地下水封洞庫儲油項目前期工作,建設成為國家原油儲備基地城市。
開展“海上風電+儲能”試點項目建設,推動海上風電儲能產業化應用。推動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建設,實現產值100億元。推動福清核電6號機組投產并網發電,加快7號、8號機組前期工作,爭取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更大支持,確保“十四五”末獲得核準。
利用沿海各類海水養殖魚塘、養殖水域,統籌推動建設漂浮式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推動福清等地近海養殖“漁光互補”試點項目實施,實現水上發電、水下養殖“漁光互補”,到2023年增加裝機容量5萬千瓦。
打造4個千億級新材料產業基地
打造江陰千億級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到2023年江陰化工新材料專區實現產值600億元,“十四五”末形成千億級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
打造連江可門高端千億級新材料產業基地,到2023年連江縣可門經濟開發區實現產值400億元,再用3年至5年時間,形成千億級新材料產業基地。
打造千億級鋁基新材料產業基地,到2023年產值達到500億,再用5年左右時間,形成千億級鋁基材料產業基地。
打造千億級綠色高端鋼鐵新材料產業基地,到2023年全市鋼鐵新材料產業實現產值1300億元。
動建57個漁港和避風錨地
有序推進深遠海養殖平臺開發,加快推動“百臺萬噸”項目建設。鼓勵企業和養殖戶參與深遠海養殖產業化、市場化經營。
實施海上養殖轉型升級三年行動,打造定海灣綠色養殖示范區。持續推進人工魚礁項目建設,投放養護型人工魚礁3萬空立方米以上。
推動水產種業發展,提升水產良種化,進一步鞏固海帶、紫菜等特色優勢種業在全省領先地位。
建設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實力始終居于全國前列、全省首位。做大做強連江鮑魚百億強縣,打造福清烤鰻、連江魚丸等特色水產品產業鏈。
加快推進漁港建設,全市動建57個漁港和避風錨地,建成4個中心漁港、4個一級漁港。完善漁港配套服務設施,打造集漁船停泊補給、水產品集散加工、休閑漁業為一體的漁港經濟區1個。
打造港口群鐵路覆蓋四大港區
以推進江陰、羅源灣港區建設為重點,統籌兼顧松下、閩江口內等港區建設發展,加快港航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港口群,提升福州港的樞紐地位。
建設福州港口后方鐵路通道北段并謀劃南段,串聯可門港、江陰港鐵路支線與峰福鐵路、向莆鐵路,全天候開行專用貨運鐵路列車。開展長樂松下港鐵路專用線和羅源灣北岸鐵路支線項目前期研究,實現鐵路對江陰、閩江口內、松下、羅源灣四大港區全覆蓋。
促進公鐵聯運無縫對接,完善疏港公路體系,加速開展機場第二高速、濱海新城高速公路等項目前期工作,提升港區疏港公路快速通行能力。
促進航運業發展,爭取地中海航運等航運巨頭在福州市布點,設置干線。培育運力規模超10萬載重噸的海運骨干企業5家,培育引進航運保險、船舶和航運經紀、船舶管理、海事咨詢等中介服務機構5家以上。
打造三個濱海旅游度假區
充分挖掘曇石山文化、船政文化、福船文化、鄭和文化等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海洋歷史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福州海洋文化。
打造三大濱海旅游度假區。在長樂濱海旅游度假區、瑯岐國際生態旅游島、連江環馬祖澳旅游區打造集旅游度假、會議培訓、體育運動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濱海休閑旅游度假綜合體。
開拓休閑漁業新業態。打造環連江定海灣、羅源灣、福清灣漁業休閑旅游集中區。做大做強福州金魚產業,發展觀賞型休閑漁業。以打造“水鄉漁村”為抓手,開拓漁業與旅游、休閑、文化等產業有機融合的休閑漁業新業態。
治理和修復近岸海域岸灘
開展生態整治修復工程,進一步強化近岸海域、岸灘和海島的治理和修復。開展入海排污口溯源排查,落實污染物減排方案。深化水產養殖污染防治,控制陸源垃圾輸入,開展海灘垃圾、海漂垃圾監視監測和督促清理。加快海洋生態環境災害和突發事件應急監測體系能力建設,建立健全近岸海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協調聯動響應機制。加強應急設備、船舶和人員配置,強化事故現場應急監測、污染處理和事后影響評估工作。
探索臨港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路線圖和重點任務,推動生產方式綠色低碳化轉型。加快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持續降低海洋工業領域碳排放強度。繼續總結完善用能權交易試點經驗,推動高耗能行業通過節能技術改造減少能源消費。強化工業節能監察,加快形成推動高耗能行業能效水平整體提升的長效機制。
構建福州都市圈海洋創新共同體
鼓勵福州都市圈海洋龍頭骨干企業在福州市設立研發中心,構建福州都市圈海洋創新共同體。加快推進福州海洋研究院建設,支持在榕高校培養海洋領域高層次人才。
鼓勵在榕高校、科研院所建設一批海洋技術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優質海洋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提高科研人員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比例。
大力培育海洋科技領域的領軍型企業、高成長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支持現有涉海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型試點企業、省級涉海農業科技企業做大做強,引導涉海行業龍頭建設高新技術企業。
推動榕臺合作應通盡通
拓展深化海洋城市交流合作。深化與深圳、上海、青島等城市的交流,以競爭合作的方式,提升港口航運、海洋科技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推動榕臺合作應通盡通。擴大榕臺現代漁業產業合作,加快引進名優良種及水產養殖、苗種繁育、水產品加工等新技術。支持臺資企業參與福州港口建設,推動福州港與基隆、高雄、臺中等貿易港區業務對接,實現雙方港口互為中轉。做強“兩馬”海運快件航線,打造“福州—臺灣—全球”物流通道。加強兩岸海洋人才培養與海洋科技合作。
構建對外交流合作平臺。加快中國—印尼“兩國雙園”建設和招商工作,推動元洪投資區成為全球食品食材集散交易中心。加強東亞漁業合作,持續深化福州市與日本長崎市水產交流合作。擴大東南亞漁業開放合作,鞏固福州市在東南亞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謀劃建立21世紀海上合作中心,打造融合“項目對接、專業培訓、海洋人才培養”等功能的綜合性國際合作基地。
責任編輯:趙睿
- 連江供電公司:優質供電助力打造“海上福州”橋頭堡2021-04-23
- 申遠二期首條己內酰胺生產線正式投產 助力“海上福州”建設2021-03-13
- “海上福州”將崛起千億產業群2021-01-02
- 280個“海上福州”項目今年已完成投資844億元2020-12-17
- “海上福州”再添智慧養殖平臺 連江“定海灣1號”明年春節前投用2020-12-04
- “海上福州”建設掀起新一輪熱潮2020-11-22
- 全市掀起新一輪“海上福州”建設熱潮2020-10-23
- 連江爭當“海上福州”建設排頭兵:挺進深藍 經略海洋2020-08-06
- “海上福州”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2020-04-29
- 連江圍繞“海上福州”部署104個項目 總投資786.6億元2020-03-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兩江四岸”首例!在建項目依規優化色彩2021-08-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