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襲白衣下,他們為健康護航的初心始終躍動;一生做一事,他們以妙手仁心叩問生命尊嚴,點亮時代“高光”。
今年8月19日,我們迎來了第4個中國醫師節,今年的主題是“百年華誕同筑夢,醫者擔當踐初心”。對于福州市25459名醫生來說,醫師節如往常無數個日夜一樣,他們依然堅守崗位、奔跑在前,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群眾的“健康指數”,以實際行動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和偉大抗疫精神。
張蕾了解市民接種疫苗后的身體狀況。記者 鄒家驊 攝
坐標:福州市中醫院
高度警覺的“護苗人”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榕城的一道免疫屏障,正在醫護參與和民眾配合中逐漸形成。
17日8時30分,隨著接種者陸續到來,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福州中醫院新冠疫苗接種室內,一個白色身影如音符般跳躍:在電梯口引導群眾測量血壓;在登記臺問詢登記情況;在留觀區來回走動巡視……
“我是一個‘萬能貼’,只要能為群眾服務,‘貼’在哪兒都成。”白色音符是福州中醫院保健科主任兼健康管理(治未病)中心主任張蕾,面對連軸轉的工作,她不禁調侃道。臉上雖密布汗水,聲音依然溫和可親。
“您有基礎病嗎?”“最近血壓控制得怎么樣?”“近期的體檢報告有帶來嗎?”“平日有對什么過敏嗎?”……9時許,張蕾“貼”到了登記臺,詳細詢問接種者的身體狀況和既往病史。
“我們5個登記臺在忙時全部開放,一天登記近900人,意味著接種量也就是這個數。”張蕾說,為了讓群眾盡快登記、盡快完成接種,她和同事們上班時間盡量不喝水,減少去衛生間次數。
“接種后有不舒服嗎?”“注射部位是否疼痛?”……在留觀區,張蕾一連串問詢后,還會查看接種者的胳膊,檢查接種部位是否有紅腫或皮疹,確保接種者出現不良反應后第一時間得到救治。“雖然這種情況還沒碰到過,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必須高度警覺。”張蕾說。
現場不時可見接種群眾對張蕾豎起大拇指。“只要你們平安健康,這些付出就值得!”張蕾笑著說。
據了解,新冠疫情大大壓縮了醫護人員與孩子的相處時間,不少人只能借著短暫的休息時間,通過視頻電話與孩子說說話。
【福州行動】市衛健委數據顯示,截至8月18日18時,我市新冠疫苗累計接種1010萬劑次。
自5月份大規模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工作以來,我市制定了新冠疫苗接種實施方案,合理規劃設置接種點;結合各縣(市)區接種能力、接種需求等因素,精準調配疫苗,確保疫苗供應與接種需求相匹配;加快疫苗配送,建立“24小時值守、提前分配、來苗即配”工作制度,確保每一批次疫苗抵達我市后,第一時間逐級配送至接種點,保障接種進度。
為盡快構建免疫屏障,全市常規免疫接種點已全部開放,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醫院、二甲及以上公立中醫醫院(含中西醫結合醫院)、三級公立婦幼保健院等醫療機構全部增設新冠疫苗接種點。各接種點根據實際情況相應延長了接種時間,有的還設置了夜間接種點。
陳榮華在實驗室提取核酸。(受訪者供圖)
坐標:孟超肝膽醫院
見過各個時段天空的“病毒捕手”
1123,這是孟超肝膽醫院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17日截至15時40分的核酸檢測量。此時,一批批樣本還在不斷送到這里。
“現階段,我們每天要檢測約1600份樣本。”從實驗室“緝毒”歸來的主管檢驗師陳榮華臉上被護目鏡壓出的印痕清晰可見,“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檢測人群逐步擴大,檢測頻次也在增加。對我們而言,風險雖說降低了,但工作強度越來越大。”
陳榮華解釋,核酸檢測的待測樣本可能是病毒濃度極高的傳染源,檢測風險依然存在。因此,所有檢測集中在負壓實驗室進行,開始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嚴格按照要求全副武裝。進入實驗室后,檢測員不能去洗手間、不能帶手機,遇緊急情況只能通過對講機溝通。
開蓋、吸樣、關蓋、上機,在臨床基因擴增(PCR)實驗室的四個小時里,核酸檢測員不斷重復以上動作。盡管室溫低至16℃,身穿三級防護裝備的他們依舊悶出一身汗,由于長時間戴著手套,雙手已被汗水浸至發皺泛白。
“樣本多了,我們依然嚴格按步驟按要求操作,以輪班方式進入實驗室,確保當日核酸檢測及時完成,讓群眾盡早拿到檢測結果。”陳榮華介紹,除了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外,團隊還承擔著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核酸檢測工作。
據了解,自去年初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以來,我市“病毒捕手”們以醫院為家,全心“緝毒”。“我們見過榕城各個時間段的天空。”他們說,每當走出實驗室,脫下防護服就想躲在角落打盹10分鐘。
【福州行動】市衛健委公布的名單顯示,當前,福州市第一醫院等64家醫療機構具備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有檢測需求的部門、單位和個人,可通過網絡查詢并提前預約。
市衛健委將繼續完善“e福州”和“榕醫通”網上預約程序,實現各社會采樣點和醫療衛生機構核酸檢測在線預約。我市陸續投用了一批快速檢測設備,將重點人群的核檢時間縮短至兩小時內。
王新航(中)與同事討論病例。(受訪者供圖)
坐標:福州肺科醫院
疫情防控的“最佳守門員”
“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這些好習慣要繼續保持,一旦有發熱癥狀,要盡快過來。”18日8時許,福州肺科醫院呼吸科門診,面對前來就診的病患,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王新航不斷重復以上提醒。
“無論是在隔離病房還是在普通門診,我們都要全力以赴,才對得起身上的白大褂。”王新航說,作為一名呼吸科醫生,面對更狡猾的新冠變異病毒,他與同事們絲毫不敢松懈,時刻保持高度集中,根據最新防疫要求制定最嚴防疫戰略。
作為福建省、福州市及涉外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救治醫院,自去年初武漢宣布出現不明原因肺炎消息伊始,福州肺科醫院積極部署,啟動和疫情防控相關的工作。組建人員梯隊、制定防治方案、規范診療流程、嚴格院感防控、開展專項培訓……全體肺科人進入“白+黑”“5+2”的工作模式,至今,這一工作節奏仍然保持著。
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 見習記者 嚴鑫 通訊員 李卉 春梅 嘉歷
治愈患者出院時,總會用質樸的語言表示感謝——
“醫護們對我無微不至的關心,讓我最終走出巨大的心理恐慌,戰勝了‘疫魔’。”
“多虧了這些最美逆行者,把我從死亡線上拉回來。新冠無情,你們有愛!”
……
“這是對我們堅守最大的褒獎!”肺科人雖累尤甜。
近日,國內多個地方陸續出現疫情,再度提醒人們要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僥幸心理。“我們時刻準備著,只要群眾有需要,我們將義無反顧往前沖,當好‘守門員’!”王新航說。
【福州行動】面對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我市醫療系統從發熱門診到門急診、病房,從就診患者、家屬到醫院內部人員,正以最嚴要求、最實舉措,織密一張“疫情監測預警網”,其中,遍布全市的44家發熱門診、47家發熱哨點診室,成為沖鋒在前的“監測哨”。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新增21家市級眾創空間2021-08-19
- 從農村走進城市 從田野走進古厝 新店古城閩越豐收節來了2021-08-19
- 福州:剩菜剩飯打包走 文明餐桌顯新風2021-08-19
- 福州高新區城市IP形象 “高新猩”亮相2021-08-19
- 福州出臺自閉癥兒童康復幫扶措施2021-08-19
- 福州推動無名道路命名信息化管理2021-08-19
- 感受最美“醫”瞬間!致敬防護服下最美的你們2021-08-19
- 福州:“拉網式”排查 守護農村建房安全2021-08-19
- 福州,真有你的!2021-08-19
- “兩江四岸”首例!在建項目依規優化色彩2021-08-1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高新區城市IP形象 “高新猩”亮相2021-08-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