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區馬尾鎮有一位擁有40多年黨齡的黨員,她活躍在社區和派出所調解室,化解鄰里糾紛,把居民間的一個個“死結”解開,成為社區有名的“和事佬”。
這位老黨員名叫劉福華,因為以誠待人、熱心助人,劉福華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華姐”。她1978年參加工作后,一直在基層公安部門工作,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11年退休擔任人民調解員。退休前,她是快安派出所的法制員,今年以來,65歲的劉福華已調解矛盾糾紛170多件。
以她名字命名的馬尾區馬尾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劉福華調解工作室,2019年被福建省司法廳評為“2016-2018年度人民調解先進集體”,2020年被評為福州市市級金牌調解工作室。
該工作室可以調解家庭矛盾、鄰里糾紛、勞動爭議、損害賠償等,如今已成為馬尾鎮不少居民“講道理”的首選之地。
今年年初,馬尾一居民購置二手房后,計劃改造這套復式房的樓梯,并以4000元外包拆樓梯工程給打墻工。隨后,打墻工叫來貨車司機清運,貨車司機又叫來一名清潔工幫忙。不幸的是,清潔工上樓頂后不慎滑落,摔到地面死亡。
這起糾紛的癥結在于,項目總價只有4000元,賠償與之差距巨大。死者家屬提出百萬元的賠償要求,房東剛買房沒錢,打墻工更不愿賠償。
劉福華第一時間了解事情經過,耐心安撫死者家屬情緒。為了讓大家心平氣和地解決糾紛,劉福華首先促成房東等人拿出6萬元讓家屬料理后事,之后再坐下來好好談。最終,鑒于死者還未結婚,與哥哥一起贍養母親,贍養責任較小,經過調解,房東和貨車司機出大頭,共賠償十多萬元。
劉福華說,調解員不像律師,調解案件靠的不光是法律條文,更多的是法律之外的人情事理。調解員要踐行公心,尋求雙方利益的平衡點,讓當事人都能感受到公平與公正。
去年,馬尾一名工人在為一家企業拆除辦公室隔墻及吊頂時,不慎從腳手架上摔下,經搶救無效死亡。家屬與企業因責任的承擔和經濟賠償事宜,發生激烈爭執,互不相讓。為化解矛盾,劉福華多次對死者家屬進行心理疏導,耐心安撫其情緒。同時,她充分考慮雙方利益,通過講法析理,最終化解矛盾。
“這類工傷死亡案件往往是死者家屬一方情緒激動。調解此類案件,最重要的是安撫好家屬情緒,一旦處理不慎,便會引發不良后果。”劉福華說,安撫死者家屬情緒的同時,又要快速反應,找到適當的法律法規。多年擔任法制員的工作經歷,讓劉福華對各項法律十分熟悉,現在她每天仍不斷學習。
劉福華退休后的生活比以前更加忙碌,有時一天要處理五六起糾紛,復雜的糾紛調解到晚上、快下班又接到一起調解等是常有的事。雖然經常顧不上家里的事,但她樂此不疲。
丈夫翁品增也是名黨員,兩年多前從基層公安系統退休,看到劉福華退而不休,他也積極發揮余熱,現在是馬尾區法院的一名調解員,經常參與法院案件調解。夫妻倆樂在其中,常在一起研究案例,復盤調解檔案,互幫互助,不斷提升。
“黨和國家培養了我,能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我再苦再累都值得。”劉福華說,她要用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實現人生價值,回報黨的培養。
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
責任編輯:趙睿
- 馬尾區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實見效2021-08-20
- 馬尾:黨史學習入腦入心 為民辦事走“新”走心2021-08-20
- 調解員劉福華:“三大法寶”解糾紛2021-08-18
- 李昌洪:手工控制2微米精度2021-08-18
- 馬尾:夜間執法不間斷 “靜夜守護”進行時2021-08-17
- 馬尾全力打響船政文化品牌 世遺大會上船政史跡受矚目2021-08-16
- 馬尾“1+X”行動助企業跨越發展2021-08-13
- 兩岸社會福利組織開展線上交流2021-08-12
- 馬尾區檢察院獲評“全省先進基層檢察院”2021-08-11
- 優化信號燈配時方案 馬尾交警解堵情保通行2021-08-1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長樂太平橋邊惜字爐 又現吳航老記憶2021-08-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