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8月25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管澍 何佳媛/文 林雙偉/攝)近日,省政府公布第五批14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名單。福州市永泰縣永陽古城新安巷歷史文化街區和連江縣溫麻魁龍坊歷史文化街區雙雙入選。
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福州市增至5個
2018年6月起,福州市先后在各縣(市)區打造17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這一張張蘊含福州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名片在世遺大會期間大放光彩,得到與會嘉賓高度贊揚。此次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永泰縣永陽古城新安巷歷史文化街區和連江縣溫麻魁龍坊歷史文化街區,正是其中的兩個。
記者從福州市名城委了解到,2018年至今,福州市本著“成熟一批、申報一批”的原則,對17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進行逐批申報。下一步,福州還將持續推進歷史文化街區的申報工作。此前,福州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獲評首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其中三坊七巷還榮膺國家級歷史文化街區。
據悉,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還包括漳州市新行街歷史文化街區、漳州市東美歷史文化街區、漳州市南靖縣中山街歷史文化街區、三明市荊西火車站歷史文化街區、三明市建寧縣花墩橋歷史文化街區、三明市大田縣“第二集美學村”歷史文化街區、南平市邵武市曬口街道小三線建設歷史文化街區、南平市邵武市東關街歷史文化街區、南平市光澤縣茶市街歷史文化街區、南平市光澤縣中山街歷史文化街區、寧德市福安市城南蓮池歷史文化街區、寧德市霞浦縣福寧古城歷史文化街區。
新安巷
四大文化交相輝映
永泰縣永陽古城新安巷歷史文化街區位于永泰縣樟城鎮,占地約12.29公頃。
新安巷前擁大樟溪、清涼溪,外有群山環繞,內有登高山點綴其間,形成“山中有城”“城中見山”“樟溪繞城”“山水交融”的特色城市景觀。新安巷始建于明嘉靖三年,距今近500年,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巷內走出了南宋武科狀元柯熙和太學兩優釋褐狀元張景忠,素有“一條新安巷,文武兩狀元”之美譽。
此外,巷內還有以四劾秦檜的一代名臣黃龜年和抗倭英雄周煥、林大有為代表的忠義文化;街區內存有眾多祖居、宗祠,包括柯氏故居、柯氏宗祠、張氏宗祠、林氏祖居、林氏祠堂、邱氏祖厝等,宗族文化源遠流長;巷內還有以城關大圣廟、仰止樓、觀音亭為代表的宗教文化。
漫步在新安巷至登高路的傳統街巷里,你會發現永泰從建城伊始到現代各個時期的印記,有林氏祖居、干厝、后街林厝、三落厝等古民居;有觀音亭、仰止樓、景行書院、新安井等標志性公共建筑;有林氏祠堂等宗祠建筑。許多古厝、老街如三落厝、狀元坊、景行書院、老蛇弄等名稱更是沿用至今,文武文化、忠義文化、宗族文化、宗教文化四大傳統文化交相輝映。
福建工程學院教授嚴龍華告訴記者,這里的建筑屋脊呈燕尾脊,墀頭下方多有被竹釘掛在墻上的青瓦,獨具永泰傳統建筑特色,至今依然保存著較好的古縣城格局。
魁龍坊
文風鼎盛遺存眾多
連江縣溫麻魁龍坊歷史文化街區位于連江縣古城內西北區域,南臨玉荷西路北側,東與八一六中路相連,占地2.58公頃。街區以天皇前街(又稱天王前街)為中心,南至江邊,北經魁龍坊、仙塔,然后直抵北城門的街段。
明清時期連江縣城文風鼎盛,魁龍坊在連江縣城中有著重要地位。之所以起名“魁龍”,是因為“魁龍”有“龍門奪魁”之意,相傳連江舉子進京應試,知縣都在這里為他們餞行,并予以美好祝愿。
魁龍坊是連江歷史上的文教名宦文化集中地,有游氏厝、游家小院、修齊宅院、游璉故居、楊家祖厝、連氏民居、理學書院、孫氏宗祠等眾多名人故居和文教場所,展現了連江盛行的閩學及文教名宦文化。魁龍坊遺存眾多,歷史信息豐富,與魁龍坊相關的名人故事、民間信仰也很多,均具有較高的遺產展示與利用價值。魁龍坊紅磚建筑分布密集,突出展現了本地建筑特色。魁龍坊中的古厝大多規制宏大、造型古樸,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古厝院落完整、格局清晰,是連江核心腹地人文禮制統領下的傳統民居建筑集中展示區。
責任編輯:趙睿
- 第五批!福建新增14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2021-08-24
- 永泰:小區里的“紅色管家團”2021-08-24
- 永泰盤谷鄉:立體農業方興未艾 農旅融合“錢”景廣闊2021-08-24
- 永泰城峰派出所查處6起未按規定登記承租人信息案2021-08-24
- 讓古老的“十音八樂”重放異彩 永泰山村“農民樂團”火了2021-08-24
- 永泰一蛋雞養殖場實現智能化管理 年銷售額可達900萬元2021-08-23
- 永泰推進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2021-08-23
- 永泰持續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2021-08-19
- 永泰嶺路至葉洋“出山路”春節前完工2021-08-19
- 永泰首家青梅主題文創園試運營2021-08-1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收費標準定了!福州公共空間停車場統一按政府2021-08-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