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這是剛切好香糟鴨,香氣撲鼻……”8月29日,在閩清縣省璜鎮政府三層會議室內,53歲的張玉妃坐在手機鏡頭前,向全國網友給家鄉特產吆喝帶貨。這是閩清縣互聯網營銷師培訓課省璜專場現場。過去三天,該鎮50余名來自各行各業的村民報名聽課,跟隨專業主播學習直播帶貨流程,并試水短視頻剪輯。
張玉妃所在的第四組有8名成員,年齡最大的53歲,最小的30歲,有開飯館的,有從事養殖業的,還有待業在家的婦女。“大家都是第一次嘗試直播,也都想借著直播闖出點新名堂。”在張玉妃看來,網絡打開了她們的眼界,大家也希望借網絡讓更多人看到家鄉好物,因而所有人都鉚足了勁。
帶貨帶什么?得知小組成員劉水清是當地特產省璜糟鴨的經營戶,大家一致決定,借著直播給家鄉特產漲漲人氣。
誰來做主播?張玉妃在外打拼多年,膽子大,不怯場,自告奮勇提出上播。
解說腳本怎么寫?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聊起家鄉菜的特色,再結合課上老師傳授的“吸引力法則”,寫出不少直播“金句”。
如何吸引網友眼光?大家商量著,定下幾份糟鴨以秒殺價送福利,在網友秒殺時再送一份鴨爪……
一場試播下來,大家都收獲滿滿。劉水清說,她家的糟鴨過去多是通過朋友圈和老顧客的介紹獲得客源,這回試播后,她也打算與張玉妃繼續合作,一同學習嘗試。“希望我們的家鄉風味能讓更多人知道。”
課堂上,學員們帶貨的產品琳瑯滿目,吆喝聲不絕于耳。同樣火熱的還有微信討論群,課后大家爭相發出作業,分享直播技巧。
在培訓班現場,記者還看到了幾名鎮村干部來旁聽。“我們村的農戶有產蜂蜜的,有種李子和芋頭的,我們回去就和他們分享,讓大家也一起播起來!”省璜鎮佳垅村村支書吳麗青說。
“養在深閨人未識”是不少山區縣特色產品普遍面臨的難題。近年來,閩清積極試水網絡助農,直播、短視頻的興起指明了新方向。“但在這一新領域,仍存在較大人才缺口。”閩清縣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此,閩清縣人社局攜手縣委網信辦、縣三農服務超市、縣婦聯等共同打造互聯網營銷師培訓班,今年計劃培訓互聯網營銷師1000人。
今年6月開班以來,培訓班已在6個鄉鎮舉辦7期,累計培訓860人次,并在縣三農服務超市、塔莊口袋精釀等地設置直播室,讓村民們帶著產品就能上播。
閩清縣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培訓班,該縣將培育一批本土特色產品的直播網紅和“梅好閩清”鄉村代言人,將“梅好閩清”系列好風光、好產品、好景區通過短視頻、直播形式宣傳出去,助力鄉村振興。
福州日報記者 林瑞琪
責任編輯:趙睿
- 閩清深入推進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2021-08-31
- 《福建閩清:向光而生》2021-08-27
- 閩清?第二季度“五個一批”正向激勵綜合考評全省第二2021-08-25
- 閩清優化服務推進項目建設2021-08-25
- 閩清:勞動文化長廊成為黨史學習教育新平臺2021-08-24
- 閩清凈化兒童化妝品市場2021-08-24
- 閩清縣公證處大力開展民生領域公證服務2021-08-23
- “智慧閩清”管理服務中心推行“案件實地走訪制”2021-08-22
- 閩清:困擾一年,污水管外流難題終于解決了2021-08-20
- 閩清將保險引入信訪救助領域 10萬元保險金助市民渡難關2021-08-2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入圍全國首批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2021-09-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