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福建省閩侯縣被評為‘中國橄欖之鄉’,當地的橄欖是量大質優……”12日上午,央視《新聞直播間》大型直播特別節目《走進鄉村看小康》來到閩侯縣白沙鎮大目埕村進行了約15分鐘的直播,帶領全國觀眾奔赴一場橄欖盛宴。
在閩侯,一顆小小的果實成就了一項產業,這就是橄欖。橄欖種植面積和產量歷年均居全省首位,品種繁多、質量上乘;2010年“閩侯橄欖”獲國家工商總局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目前品牌價值達12.96億元……作為“中國橄欖之鄉”,閩侯縣在橄欖產業發展上一路“高歌猛進”,讓小橄欖變成了“致富果”。
央視直播的拍攝地白沙鎮大目埕村地處閩侯縣西部、閩江北岸,總面積約14.59平方公里,擁有耕地面積1712.26畝,山地面積25000畝。其中,橄欖種植面積達7000多畝,培育有惠圓、長營、自來圓、檀香等橄欖品種,經過嫁接改良,目前主要種植“靈峰”“二號”兩種高品質橄欖,是閩侯縣的橄欖名村,年產值達3000萬元以上。
近年來,大目埕村重點推廣發展橄欖產業,每兩年組織一次橄欖“選美”大賽,篩選優質品種,并通過嫁接的方式推廣,不斷提升橄欖的品質與產量。小小的橄欖在賦能鄉村振興、帶動農文旅融合升級上“大顯身手”。去年“五一”期間,大目埕村把千畝橄欖林、600畝綠色草地、800多畝沙灘打造成了網紅打卡地。在村子上溪口位置,一座由閑置老屋改造而成的欖鄉園微度假森林綜合體應運而生。目前,老屋主要提供橄欖主題農文旅配套服務。接下來,他們將繼續把橄欖產業和鄉村旅游融合起來,逐步打造橄欖主題文化IP;以村里積淀數百年的橄欖文化為載體,借力白沙鎮的“2021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橄欖)”建設項目,通過整村運營模式,使大目埕村成為農旅綜合體,用橄欖文化+旅游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央視直播介紹大目埕村的橄欖是對我們橄欖品質的肯定。今后大目埕村將引導村民持續探索橄欖在產、供銷和產品深加工等方面的發展路徑,不斷增加產品附加值,擦亮‘中國橄欖之鄉’名片。”大目埕村相關負責人表示。
福州日報記者 譚湘竹 通訊員 陳秋霞 黃文斌
責任編輯:趙睿
- 央視直播講述鄉村振興故事 閩侯青橄欖變“金橄欖”2021-09-14
- 閩侯上街實驗學校課后延時服務已開展4年2021-09-14
- 閩侯縣侯官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2021-09-13
- 非法收購誘捕畫眉 兩男子被起訴2021-09-10
- 閩侯:戰鼓已擂響,攻堅正當時2021-09-10
- 閩侯山洋村發展特色種植:土地生“金”“姜”來可期2021-09-08
- 閩侯五虎山森林公園加強安全隱患排查治理2021-09-08
- 閩侯一便利店失信于消費者 被罰4.2倍廣告費2021-09-06
- 閩侯抗美援朝烈士吳雄奎親屬找到了2021-09-02
- 閩侯五虎山景區增設安全設施 提升安全生產水平2021-09-0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應對臺風“燦都” 福州(南)站停運一批列車2021-09-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