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走進閩清縣梅溪樟洋村的茭白種植基地,村民們正挽著褲腳穿梭在成片的茭白田里,麻利地收割著,幾個編織袋內已裝滿了剛收割下的茭白。
連續幾天,種植戶林承冰都起了個大早采收自家田里的茭白。“趕著這幾天再收幾次就差不多收完了,這五六畝茭白大概能賣兩三萬元。”
茭白要想賣上好的價錢,品質是關鍵。因樟洋村海拔相對較高,氣候適宜,產出的茭白肉質飽滿鮮嫩、口感清香爽脆,名聲在外。
這樣的茭白可不愁賣。一大清早,除了忙碌的農戶,不少收購商也等在村口。“閩清的茭白整體質量好,一天可以收一掛車28噸左右,收走的茭白就在福建本省和浙江等地銷售。”來自外地的采購商說。
據介紹,樟洋村已有20多年的茭白種植歷史,茭白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之一,種植面積約400多畝,畝產量達1500公斤至1750公斤。“今年茭白1公斤能賣4元左右,算是不錯的,大家都抓緊采收,要趕在9月底前都采完。”村主任劉林電介紹。
雖然山地給了適宜的種植自然條件,但也因山地限制,樟洋的茭白種植規模基本“定型”。為此,樟洋人便向山地“深耕”求效益。
在農技部門的指導下,村民們經過不斷探索,逐步摸索總結出一套高產、高效,且農民易接受的茭白—檳榔芋輪作模式。“今年種茭白,次年種檳榔芋,這樣的輪作讓茭白產量比過去高,病蟲害也少。”劉林電介紹,不僅如此,近年來,樟洋村還與省青年建筑協會、來梅臺青合作,一同舉辦了茭白體驗節,將茭白做成各色菜品招待外來游客,打響樟洋茭白品牌。
“目前,我們正在籌備茭白的產品認定和包裝工作,完成后,能提高產品附加值。”劉林電說。
近年來,樟洋村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山農業產業,除茭白外,樟洋村還培育了雪柑、臍橙、橄欖、芋頭等特色優勢農產品,持續帶動更多種植戶在家門口增收致富。
據悉,目前除樟洋村外,梅溪鎮還有馬洋村、石鄭村種植茭白,總種植面積最高可達1000畝。
福州日報記者 林瑞琪 通訊員 吳玉晶
責任編輯:趙睿
- 閩清:為鄉村振興注入檢察力量2021-09-18
- 閩清檢察院今年已辦理認罪認罰從寬案件103件2021-09-18
- 鄰里糾紛難和解 提存賠償保證金破僵局2021-09-18
- 毛文丑:山里娃的“燃燈者”2021-09-14
- 閩清陶瓷文化如何發展?古陶瓷專家走進瓷天下獻計獻策2021-09-07
- 閩清一酒廠用制作粉干產生的米漿水釀出合格啤酒2021-09-03
- 閩清全縣干部鼓足精氣神沖刺“攻堅120天”2021-09-02
- 閩清:源頭施治,群眾用水更放心2021-09-02
- 閩清培訓互聯網營銷師 為家鄉特產“圈粉”2021-09-01
- 閩清深入推進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2021-08-3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這家七十多年老廠牌的九年九款老樹白茶 能讓2021-09-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