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江縣鳳城鎮東北街社區“冒”出個神奇的平臺——“晚晴110”,當地居民提起它不由得豎起大拇指,尤其是老人。“這個平臺蘊含著社區的溫度,更體現了政府為民辦實事的態度,為我們排憂解難起了大作用!”采訪中,不少群眾為平臺點贊。
據悉,“晚晴110”平臺今年4月推出,由東北街社區、中國移動連江分公司、連江縣禾魚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三方聯合共建,包含“SOS一鍵呼叫系統”“智能水電表檢測系統”“智慧眼系統”3大模塊。
接入系統的老人,只要輕輕按下安裝在家中的“SOS”按鈕,呼叫信息會第一時間反饋到老人子女的手機上。若子女不便,社區人員、社工就會接收到信號,了解老人需求后,將服務送上門。老人身體不適時,還能通過家里安裝的攝像頭即“智慧眼系統”,與工作人員連線,第一時間得到幫助。
“晚晴110”還有預警功能。前不久,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張忍忍在“晚晴110”平臺監測到,吳洛坦老人家中的用水量一整天都為0,她趕忙給老人打電話,原來老人是出門走親戚了。“還好沒有發生意外。”張忍忍松了一口氣。
這是如何做到的?據了解,社區為獨居老人安裝了一個智能水表,實時監測老人的用水情況,3小時回傳用水數據,12小時內用水量一旦低于0.01立方米,社區層面的“智能抄表系統”就會接收到報警信息。對于這項“黑科技”,社區不少老人由“看不懂”轉為“全力支持”。
“我們是在硬科技上做軟服務。”東北街社區黨委書記劉必珍介紹,“晚晴110”平臺搭建了日常監測與應急反應的系統,設備前端對老年居民的各項指標和數據進行收集后,社區人員在后臺通過分析和研判,提供針對性的服務。
目前,東北街社區轄區內已安裝“智慧眼”20臺,“智能水電表檢測系統”35臺,“SOS一鍵呼叫系統”23臺,覆蓋35戶老年人家庭。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社區的屬地服務,東北街社區不僅與周邊的婦幼保健院、衛生院等醫療單位開展共建,把醫療單位納入“助老朋友圈”,還把組織部門的老干部退休服務,殘疾人、病人的關愛服務,大學生志愿服務等一并納入,實現了一個平臺,多方共贏,為連江縣破解居家養老難題提供了有益嘗試。
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 實習生 辛煥泉 通訊員 葉建隆
責任編輯:趙睿
- 連江:用“敬業福”換“平安福”2021-09-22
- 連江4天完成13萬師生核酸檢測2021-09-17
- 連江檢察院在村落設點保護古厝2021-09-17
- 連江天竹村:人間仙宿人游醉 多彩畬村多新顏2021-09-15
- 連江城管守護開學季 營造整潔有序、安靜舒適的入學環境2021-09-14
- 新時代文明實踐 連江城管在行動2021-09-14
- 在大海中“淘金” 連江花蛤喜獲豐收2021-09-07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帶電更換線路合成絕緣子2021-09-06
- 福州市資源規劃局一線“督導” 助力連江有序發展2021-09-06
- 連江琯頭開展流動人口宣傳2021-09-0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國內最大方艙實驗室“外衣”福州造2021-09-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