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鄉村振興體驗館,牽起城和鄉、融合農和旅;互聯網營銷師培訓班全省首創,著力解決“用工難”問題;全市首家社區發展公益基金會成立,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福州將為群眾辦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把“立言”與“立行”統一起來,一個個為民辦實事的生動實踐投射出越來越多“身邊的幸福”。
聚力賦能在鄉村
共譜振興新篇章
晉安區長春路70號,有座面積近千平方米的“聚寶盆”,不僅有馬鈴薯制品、小雜糧、牛羊肉等全國名特優扶貧農產品,還有來自福州北峰山區的優質農產品,新鮮農家大米、蔬菜、番薯粉等,銷量喜人。
這是全省首個集農特產品展銷、旅游推介等功能于一體的鄉村振興體驗館——晉安區鄉村振興體驗館。該館采用“農產品展館+旅游資源展示”新模式,為北峰農產品和西部扶貧農產品銷售拓展新渠道,并集中推介當地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力爭實現以農帶旅、以旅興農。
小小振興館,為民新縮影。以鄉村旅游熱為契機,福州市將為民辦實事延伸至田間地頭,開啟鄉村振興新征程。
看紅色遺址、走“紅軍路”、聽紅軍故事……最近,福州市通過整合革命基地資源,結合鄉村振興等工作,推出13條“初心如磐逐夢行”紅色經典旅游線路,掀起紅色旅游熱潮,為鄉村聚起人氣。
作為旅游線路之一,省級黨史學習教育參觀學習點——福清羅漢里閩中游擊支隊舊址完成一期提升改造。紅色文化元素根植在琳瑯滿目的文創產品中,可看可學可玩的黨史學習教育精品陣地,讓綠水青山間多了一抹鮮艷的“紅”。
在革命老區村,還有定期舉辦的“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紅色教育系列活動,讓青少年追尋紅色記憶的同時,感悟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
緊抓數字新機遇
拓寬就業新渠道
就業難、用工難,是當下社會關注的熱點、痛點、難點。緊抓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福州市將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眾辦實事”“我為企業解難題”同步推進,當好就業創業“總客服”。
既有數字化營銷方案設計、采集分析銷售數據等專業內容,又有形象設計、普通話、電子商務等特訓課程,還有互聯網營銷相關法律法規……一場場內容豐富的“網紅”培訓,讓來自福州海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帶貨主播”張景景豁然開朗。這個在全省率先舉辦的互聯網營銷師培訓班,將培養1萬名推廣福州本土特色產品的直播網紅和電商達人。
為解決當下新業態企業“用工難”問題,“總客服”再出動,精心組織了全省首場新就業形態靈活就業專場招聘會。樸樸、永輝、京東、美團、餓了么等15家新就業形態企業參加,通過“點對點”招聘,牽起求職人員與用人單位的“紅線”。同時,福州市還研究制定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險和失業保險制度,更強化了靈活就業人員勞動保障。
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福州市積極發揮“數字福州”的優勢。福州市政務服務管理平臺開動“腦筋”,梳理企業、市民各階段所需辦理的高頻“一件事”套餐,推出“一件事打包辦”服務,實現“一套材料申請、一個窗口收件、辦好多個事項”,為創新創業優化服務。
基層“抱團”有力量
構筑治理新格局
聚焦“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的明確要求,福州市緊抓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機遇,通過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把“物理更新”升級為治理提升,讓群眾生活更美好。
作為福州首家社區發展公益基金會,新近成立的臺江區蒼霞街道社區發展公益基金會,正是福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一項創新舉措。
該基金會由眾多企事業單位和熱心居民參與和共同出資,定位為平臺型慈善組織,可為社區各類社會公益組織孵化、社區公益慈善活動資助、支持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治理等方面提供服務。
今年,以“美麗社區”“友好社區”“平安社區”“人文社區”“成長社區”為目標,致力于蒼霞街道及其社區微更新服務的“霞享計劃”與打造蒼霞街道特色公益生態圈的“思享計劃”將付諸實踐,持續打通服務基層、改善民生的“最后一公里”。
小到街道社區,大到城市建設管理,發動“基層力量”,是有福之州源源不斷的幸福啟迪。
為確保行動障礙者等特殊群體出行順暢、舒適、安全,福州市邀請小善公益服務中心等公益組織人員現場體驗城市的建設管理,針對他們提出的意見建議,楊橋中路、福飛南路、八一七北路等多條道路的無障礙設施實現升級,讓人文關懷處處體現。
黨員力量在集結
服務為民新路徑
面對不斷加速的城市發展步伐,福州市大膽探索創新,把黨組織的工作融入城市建設發展和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以基層組織力提升城市發展力,讓人在哪里,黨員在哪里,黨的建設就推進到哪里,攜手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
各級機關單位、行業組織、“兩新”組織通過與所在街道社區簽訂協議書,實現黨組織間“契約化”共駐共建,“福州黨建超市”線上服務平臺更整合了黨建資源,為基層群眾送去溫暖與關愛。
在城市窗口福州火車站,晉安區建立“八閩第一站”黨建聯盟機制,醫院、學校、企業等各行業黨員志愿者積極參與,為廣大旅客提供引導咨詢、幫扶救助等暖心服務。
在商務樓宇,臺江區建立以大廈樓宇黨委為核心、各黨支部為堡壘、帶動整個片區樓宇黨建工作發展的新模式,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和各樓宇黨建e站陣地,黨員教育培訓、困難職工幫扶、大學生就業落戶等公共服務火熱開展,滿足入駐企業的多樣化需求。
在企業一線,鄉村振興休閑農業企業黨建聯盟將干部人才匯集,為農民群眾提供技術指導、產品銷售等多種服務,打造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
從接地氣的鄉村到有溫度的社區,從活力滿滿的數字經濟到不斷集結的紅色力量,福州市始終堅持走“新”路,用真心,守初心,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不斷轉化成為民服務的內生動力,用一張張“幸福清單”書寫幸福之城的幸福篇章。
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
責任編輯:趙睿
- 5人榮登9月“福州好人榜”2021-09-22
- 彬德橋米時粿店:百年老店的誠信之道2021-09-22
- 一金兩銀!全運會第六個正式比賽日福州健兒再獲佳績2021-09-22
- 福州純安置房小區景湖佳園預計年底交房2021-09-22
- 福州人速看!本周上班時間有變!2021-09-22
- 福州吹響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集結號2021-09-22
- 福州:嚴控夜間施工審批 健全噪聲長效管理2021-09-22
- 福州臺商投資區松山片區助力建設絲路海港城2021-09-22
- 福州9月22日起開展核酸檢測演練2021-09-22
- 醫療衛生機構疫情防控排查 福州7家醫療機構停業整頓2021-09-2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國內最大方艙實驗室“外衣”福州造2021-09-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