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建起食堂,吃飯不用愁,省心又健康!”
“9月,家附近有新幼兒園開園,孩子可以就近上學,方便多了!”
“10多年安置房都辦不了證,這回看到希望了!”
今年3月以來,福州把群眾滿意作為評判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標尺,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黨員干部深入基層,與群眾面對面談生活、聊發展,擺問題、找方法,一個個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解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不斷轉化為推進工作的動力和成效,贏得群眾廣泛好評。
到最基層的群眾中去,形成“急難愁盼”清單
群眾反映集中的問題是什么?怎樣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意見呼聲在群眾中,辦法經驗也在群眾中。
“要把察民情訪民意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第一步。”在福州,全市上下早早明確一個方向——堅持到群眾中去,弄清搞懂群眾的“急難愁盼”。
“多虧實踐站志愿者上門,不然我的眼睛可能就不行了。”75歲老人邵敏點贊的是臺江區茶亭街道洋頭口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社區里獨居、孤寡老人較多,實踐站志愿者主動上門了解群眾的困難事、操心事。”實踐站相關負責人說,在走訪中,志愿者發現邵敏的眼疾不能再耽擱了,于是立即上報社區,同時向福建省仁德關愛慈善基金會申請救助基金,成功幫助他實施白內障手術。
這是福州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的成果。截至7月,全市各縣(市)區基本建成街鎮文明實踐所171個,初步建成村居文明實踐站2500多個,這些都成為福州“我為群眾辦實事”的聯絡站,打通政府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把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變成工作清單、任務清單。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全市各級各部門主動開門問策、問需于民,領導干部率先示范,帶頭走訪企業、深入社區一線、奔赴基層調研,與基層黨員干部、群眾溝通交流,聽取意見建議;聚焦12345平臺,梳理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訴求;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征求意見活動,通過政務媒體、市屬新聞網站等傾聽群眾聲音;福州自貿片區管委會實行重點企業掛鉤聯系制度,定期上門了解企業需求……一項項有力的實踐,為福州更好地推出便民惠民舉措打下了堅實基礎。
到最突出的問題中去,拿出攻堅克難實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要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切實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
為了真正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福州市委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轉作風、強服務、辦實事”集中提升專項行動的通知》,為更好地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指明了路徑和方向。
“以前出村沒有公共交通,瓜果蔬菜不方便帶去縣城賣,現在農貨可以‘出山’了!”4月7日,首班客車從塔莊鎮林洞村發出,村民黃奇華難掩笑意,“班車通了,全村人都歡喜!”
在閩清縣,隨著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的逐步推進,縣交通部門多次實地走訪,征求村民意見,開通城關至林洞村的客運班線,切實解決村民出行難題。
“部門清淤力度很大,我們的生活環境有了很大改善,今年夏天蚊子和蒼蠅明顯少了。”6月,家住祥謙鎮三溪口河附近的居民黃春暉切實感受到河道清淤帶來的利好,不禁為政府點贊。
在閩侯縣,祥謙鎮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內河淤積這一歷史遺留問題,不等不靠,想方設法籌集資金治理河道,讓百姓暢享清新環境。
“小區外的湖頭街支巷增設了停車位,24小時都能停,方便多了。”家住后縣社區的居民蔣智多次向社區提的建議有了回應。
在城區,市公安局關注群眾停車難問題,強力推出24小時停車泊位、夜間停車泊位、限時10分鐘等停車泊位,延長泊位夜間停車時間等系列舉措,截至目前已在老舊小區周邊增設4000余個停車位。
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解決問題,到發展最困難的地方去打開局面。全市處處可見黨員干部的攻堅身影,他們用腳踏實地的辦法、科學有效的舉措不斷贏得群眾的信任,凝聚推動福州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到最一線的實踐中去,創新實用有效機制
深入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要立足眼前、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也要著眼長遠、完善民生和發展的體制機制。
“左手拿材料,右手就辦證。兩個單位現場對接,我們省心又省力!”日前,在倉山區房管局安置房辦證現場,完成辦證手續的劉先生興奮地豎起大拇指。
今年上半年,市不動產登記和交易中心聚焦安置房辦證程序多、過程長等問題,創新推出“一站式”安置房辦證新模式,將辦證窗口前移到群眾“家門口”,打通便民服務的“最后一米”。
“聚焦重點任務辦實事,注重從體制機制入手。”在福州,這已經成為黨員干部的共識。無論是深化政務服務改革,還是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力求完善體制機制,為常態化服務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提供制度保障。
緊盯企業、群眾各類“辦不成事”問題,全市各級政務服務大廳統一開設“辦不成事”受理服務專窗,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東街派出所在全市率先針對老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開辟綠色通道,延長服務時限,推出“三上門”制度等便民利民舉措;市檔案館推行微信視頻認證等服務方式,深化“異地查檔、跨館服務”工作機制,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今年以來,一項項體制機制創新在榕城大地扎根生長,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取得更扎實的成效、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一件件實事,辦進了萬千百姓的生產生活中,也辦到了市民的心坎上。“我為群眾辦實事”永遠在路上,群眾的事情,還會一件接著一件辦。
福州日報記者 謝星星 林奕婷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人社局多措并舉保就業、穩就業2021-09-23
- 福州請您建言獻策保護歷史文化名城2021-09-23
- 林寶金: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加快建設東南汽車城2021-09-23
- 福州這些區縣,公布核酸檢測演練小區(村居)名單!2021-09-23
- 驚喜重重,亮點多多!“一城一味·抖in中秋生活節”福州站落幕2021-09-22
- 福州將抽取60個小區(或村居)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演練2021-09-22
- 景湖佳園有望今年底交付 1199套新居筑起幸福生活圈2021-09-22
- 福州高新區廣大干部把牢防疫關2021-09-22
- 新婚夫妻戰疫一線的愛與堅守2021-09-22
- 福州市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滿足群眾新需求2021-09-2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驚喜重重,亮點多多!“一城一味·抖in中秋生2021-09-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