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生產總值從5777億元到突破1萬億元,5年跨越5個千億臺階;自貿區福州片區推出創新舉措230項,其中全國首創79項、全國復制推廣25項;發起成立“21世紀海上合作委員會”,榮獲國際友好城市特別貢獻獎……放眼福州,一個個令人稱道的成就,都彰顯改革開放累累碩果。
欲致其高,必豐其基。5年來,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福州以敢為人先的姿態深化改革,破解發展瓶頸,解決民生難題;用海納百川的胸懷擴大開放,擁抱世界,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全市改革開放呈現大潮奔涌的壯闊景象,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源源不絕的新動能、新活力。
為民造福 奏響改革發展強音
上世紀90年代,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就提出,要把改革與發展結合起來,從改革中尋求克服困難的途徑,不斷把改革推向前進。
5年來,福州市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要求,以改革的思維和創新的手段破解發展難題,不斷提高改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以改革“一子落”帶動發展“滿盤活”——
從破解發展瓶頸入手,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重點建設六個城、打響五大國際品牌、實施九大專項行動;加快推進“三個福州”建設,全力打造數字應用第一城,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快速壯大。
從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入手,全面實施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著力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做大做強,傳統產業加快改造提升,具有福州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正逐步構建。
從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入手,堅持“東進南下、沿江向海”發展戰略,加快濱海新城開發建設,實行大部制、企業化、扁平化運作和員額制、年薪制、聘任制管理等創新舉措,努力探索沒有直管區情況下高效開發建設的模式。
5年來,福州堅持把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推動改革落地見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相繼推出一批具有突破性的改革舉措,以釘釘子的精神推動解決民生難題,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在軍門社區工作法、社會治理網格化探索實踐的基礎上,福州以黨建引領為主線,以大數據應用為支撐,探索形成集事項收集、智能派遣、呼叫響應、處置辦結、監督考核為一體的基層社會治理“一線處置”創新機制,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
針對群眾關切的城區易澇、水體黑臭等問題,福州在工作理念、治水路徑、調水機制、治水工程、環境治理等方面大膽改革創新,探索建立了獨具特色的河湖水系治理模式和長效機制,獲評中國改革2020年度50典型案例。
5年來,“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營商環境持續改善,“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在福州蔚然成風,已成為展示城市形象的金名片——
先后完成7輪簡政放權改革,在全國率先實行行政審批全流程電子證照應用,行政審批服務事項承諾時限壓縮比例全國第一。創新打造具備掌上辦、自助辦、同城辦綜合服務能力的“e福州”便民服務平臺,城市營商環境排名不斷提升,城市信用綜合排名進入全國前三。
如今,讓改革解決問題、推進發展、造福群眾,已成為福州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絲路揚帆 繪就壯美開放畫卷
以海連世界,開放贏未來。
中秋時節,福清江陰碼頭,一艘艘貨輪接連???,裝卸集裝箱的岸橋緊張作業,一派繁忙景象。
繁忙,源于開放。“十四五”開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出臺《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行動綱要》,提出今后5年重點建設濱海新城、福州大學城、東南汽車城、絲路海港城、國際航空城、現代物流城等“六個城”,為福州加快全方位開放發展、深度融入“一帶一路”明晰了目標路徑,描繪了生動圖景。
海納百川的城市氣魄,體現在項目牽引上。
在福州港,可門作業區、松下港區、牛頭灣作業區等基礎設施提級擴能建設如火如荼,為實現年貨物吞吐量突破2.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10萬標箱的近景目標扎實根基;
在福州北翼,提供產品包裝設計及生產一體化服務的宏利興快遞紙業包裝項目建設進度持續加快,預計達產后,產值可達2.6億元,成為千億現代物流城拔地而起的生動縮影……
既要“引進來”,也要“走出去”。
在積極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方面,福州不斷拓展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雙向投資貿易,在印尼、毛里塔尼亞等國投資興建多個境外遠洋漁業綜合基地,通過福州新區的對外先行先試平臺,帶動福州企業項目“走出去”。
成功獲批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中印尼“兩國雙園”列入“海絲”核心區建設重點項目……5年來,福州在探索重大合作平臺建設方面碩果累累。今年7月,中印尼“兩國雙園”首次面向全球招商推介,全球(印尼)海洋漁業中心、海洋牧場示范區項目等16個經貿合作項目現場簽約,總簽約金額達922億元。
今年7月,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在福州成功舉辦。通過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海內外嘉賓充分領略了擁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福州歷史文化名城風采,盛贊福州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海絲(福州)國際旅游節、海交會等一系列重大活動,也促進了福州與“海絲”沿線國家的交流。
“福州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實施,充分發揮‘海絲’核心區區位優勢,不斷強化對外開放合作,著力拓展發展空間,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福州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未來,福州將在經貿合作、互聯互通、人文交流等方面加大力度,更加深入地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加快推進全方位、多層次、多領域對外開放。
同心同行 加快建設“第一家園”
“一開始來大陸是為了愛情,但決定留在福州是看中了這里的發展機遇和空間。”近日,在“創享好年華——共享創新 兩岸融合”活動中,臺灣青年林俞青分享了她與丈夫劉宗鑫在福州共同創業的故事。
兩人大學畢業后陸續來到福州發展,劉宗鑫成為一名高爾夫老師,林俞青從事青少年鋼琴培訓。去年6月,他們入駐福州“臺青第一云家園”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開啟了“互聯網+教育”的嘗試。今年開始,他們把精力轉投線上教學,目前已在短視頻平臺積累了幾萬名粉絲。不少臺灣朋友聽到他在這里的創業故事,也打算來大陸發展。
近年來,福州充分發揮對臺獨特優勢,積極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加快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先行城市,實施了一系列惠臺利民政策措施:
加強臺灣青年就業創業載體平臺建設,設立市臺灣青年創業服務中心,搭建“臺青第一云家園”,為臺灣青年來大陸就業創業提供便利;
開通醫保臺胞綠色通道、兩岸人才交流服務綠色通道,推動符合條件臺胞參與各級各類榮譽評審;
首創“臺胞權益保障法官工作室”,并作為省政府第五批次可復制推廣創新成果在全省復制推廣;
推動擴大臺灣職業技能資格直接采認范圍,吸引更多臺灣教師、醫師、建筑師、社工等來榕工作;
截至2020年12月,來榕就業創業實習的臺灣青年累計超過8000人,共培育創建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18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4家。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零售商付款賬期拉長,不久前,臺企翁財記集團資金周轉緊張。了解到這一情況,福州相關部門立即著手,采用全省首創的“公私聯動協作模式”,幫助企業有效緩解資金難題。
良好的營商環境、針對性的扶持政策,讓福州成為臺胞臺企發展的福地,落戶福州的臺資企業隊伍日益發展壯大,在電子信息、機械裝備、輕工食品等方面初步形成產業鏈條。以冠捷集團為龍頭的顯示器產業鏈,以東南汽車為龍頭的汽車及其零部件產業鏈,以康師傅、統一為龍頭的食品產業鏈等,為福州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設施聯通越來越密切,經貿合作越來越頻繁,情感交流越來越融洽。福州正以敢于擔當的勇氣和先行先試的膽略,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行穩致遠。
福州日報記者 趙昕玥 錢嘉宜 張笑雪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山福水物華新——圖說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回顧過去五年2021-09-26
- 福州:一張藍圖繪到底,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2021-09-26
- 家事糾紛難理清,“茉莉姐姐”解煩憂2021-09-24
- 福州市全過程工程咨詢與監理行業協會與鳳儀社區簽訂共建協議2021-09-24
- 高、中風險地區入(返)榕人員健康管理的通告2021-09-24
- 福州市擬出臺八措施促進現代物流業加快發展2021-09-24
- 福州市委召開第十二次黨代會人事安排情況通報會2021-09-24
- 福州市領導督導推進城市品質提升項目服務工作2021-09-24
- 福州市政協召開黨組會議2021-09-24
- 中央第八督導組深入福州市看望慰問基層民警2021-09-2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喜訊!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獲評第20屆全國青年2021-09-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