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生活會發生怎樣的改變?上百所新改擴建校園投入使用,越來越多孩子從“有學上”到“上好學”;44條“墨汁河”去濁還清,濱河綠道和串珠公園將綠色福利送到家門口;200個貧困村徹底“摘帽”,走上致富路的村民們揚起一張張笑臉……點點滴滴變化,標示著民心所向,記錄著市民的幸福指數。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扎實開展綠色發展、溫暖榕城、平安福州等專項行動,加快提升城市品質,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改善生態環境,在為人民群眾創造高品質生活的征途上步履堅實、碩果累累。
民生答卷 力透紙背
初心深處,就是民心。
榕城大地上,一場場“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蓬勃開展,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實效照亮初心、點亮民心。
上下學道路擁堵?家長不揪心了。福州市12345便民(惠企)服務平臺上有市民留言稱,達明小學門口的元帥路嚴重擁堵,給孩子們的出行帶來安全隱患。市交警支隊當天就針對該問題調配警力,打出臨時管制、錯峰出行等一套緩堵“組合拳”。
來榕求職怎么住宿?畢業生不操心了。福州市為來榕、留榕的高校畢業生提供1100個短期免費住宿床位,畢業于四川音樂學院的陳宇涵驚喜不已:“拎包就能入住,24小時都有網絡和熱水,真的太方便了!”
安置房辦證來回跑?居民不煩心了。福州市不動產登記和交易中心創新建立“一站式”安置房辦證無縫對接聯動機制,將窗口前移到群眾“家門口”,左手取材料,右手就辦證。家住陸莊庭苑的黃澤英說:“印象中的麻煩事,不到半小時就能搞定。”
一條路、一間房、一本證,每個“小切口”都牽連著“大民生”。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就要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干。5年來,福州市每年財政民生支出占比保持75%以上,累計為民興辦實事項目96項,穩穩兜住民生底線。
這是獲得感不斷增強的5年。福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提高到每年40477元,低保經歷4次提標后達每人每年9120元,實現城鄉低保標準一體化,群眾的“錢袋子”越來越鼓。
這是幸福感持續積累的5年。福州在全國首創安置型商品房建設模式,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實現戶籍遷入“零門檻”,讓家的歸屬來得更快一點。
這是安全感日益攀升的5年。福州“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連續四次居全省第1,掃黑除惡好評率連續4年居全省第1,執法工作滿意率連續3年居全省第1,群眾安全感率從全省第7位攀升到第2位。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隨著一項項民生承諾寫進萬千百姓的生活,一份份來自幸福之城的民生答卷力透紙背。
美好生活 觸手可及
醫療、養老、教育,寄托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想象。通往高水平全面小康的道路上,福州的民生清單在不斷拉長,各項短板在加速補齊。
醫養結合,讓養老服務更多樣化、精準化——
寬敞明亮的大廳、干凈整潔的過道、適老化的設計……晉安區社會福利中心康復醫院大樓里,94歲的葉學銘在護工陪同下進行常規檢查。他時常感嘆:“院里環境好,衣食住行都有人照料,平常取藥看病也很方便,孩子們都放心我住在這里。”
除了將醫院“搬進”養老院,福州各居家養老照料機構也在提升醫療服務方面不斷發力,有為入住老人提供24小時出診服務的,也有引進智能設備跟蹤老人健康狀況的……全市現有養老機構163家,已實現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
下沉資源,提供近在咫尺的“醫”靠——
“腿保住了!”8月,一名15歲的患者在錯過治療黃金期情況下,在省兒童醫院手術室進行了左腿開放性骨折手術治療。手術的成功得益于該院與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共建合作。
在“家門口”放心看病,是群眾的熱切期盼。隨著優質醫療資源不斷下沉,福州醫療領域喜事連連: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華山醫院福建醫院開診,市中醫院分院、市一醫院外科病房大樓等重點項目建設持續推進,全國首創“集成化醫改”模式更是為福州醫療衛生領域發展增添底氣。
引強培優,向現代化教育強市邁進——
又是一年開學季,清華附中福州學校內書聲瑯瑯,洋溢著青春的氣息。高顏值的校園環境、優質的教學資源為這里注入活水。
教育是夢想的翅膀。福州全面推開集團化辦學,深入實施優質學校、優秀校長、優秀教師帶動工程,成立錢塘小學教育集團、延安中學教育集團等多個教育集團,有力推動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圍繞立德樹人、學有所教、學有優教,“十大工程”助推福州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
聚焦百姓向往,增進民生福祉。福州民生在“加碼”,群眾幸福在“升溫”,老有頤養、學有優教、病有良醫的幸福生活觸手可及。
山水之城 靈動宜居
七溜八溜,不離福州。在福州人眼中,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山山水水間,皆有鄉愁的牽絆和幸福的滋味。
作為國內水網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閩江、烏龍江穿城而過的福州,曾被馬可·波羅贊為“橋最多的美麗水城”。水,是福州人繞不開的幸福。
為守好這伴水而居的幸福,1000多個日夜里,河湖水系綜合治理攻堅戰全面展開。
干塘清淤、全面截污、生態補水……通過黑臭水體的“減法”、沿河景觀及持久管護的“加法”,44條黑臭水體“摘帽”,13條斷頭河打通,156條內河迎來蝶變——379個串珠公園與500.8公里長的濱河綠道,讓市民群眾感受到水清河暢景美的生態福利。
住有所居,是百姓心中最質樸的期待。
為畫好這張安居藍圖,福州持續推進3年舊改行動計劃,涉及五城區106個、近2500萬平方米的連片舊屋區。
紅星排尾片區、洋下危房地塊項目……舊屋區改造,改的不僅是外觀,更是生活質量。一個個雜亂的城中村,按“三年計劃、兩年安排”的工作要求,實現從“蝸居”到“安居”、從“憂居”到“宜居”的蝶變。
市民對城市品質的追求,是市委、市政府不懈努力的方向。
以綠水青山為底,新一輪城市品質全面提升與“十位一體”綜合提升全域鋪開,讓城市的“妝容”與“膚色”越發細膩、分明,獲評中國十大“大美之城”。
通過“十位一體”的精雕細琢,華林路展現“八閩第一街”的高顏值街景;三坊七巷北入口的小公園、閩派特色的桂香街等,在保留煙火氣的同時,于立面整治、拆墻透綠等“一針一線”中展現新貌。
“老福州”的記憶與“新福州”的魅力,在城市功能品質提升中盡顯。539個城區夜景燈光提升項目、426個拆墻透綠項目、3755個精準景觀整治項目、17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與261條傳統老街巷……一處處細細“打磨”的亮色,已成為市民身邊的“小確幸”。
鄉村振興 詩意入畫
“中秋節前后,賣了50多只羊,今年收入預計比去年翻好幾番。”近日,閩侯縣大湖鄉大湖村村民楊珍說,沒想到這么快能過上好日子,真是多虧了黨的好政策。
幾年前,楊珍因家人患病致貧,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在駐村工作隊幫扶下,短短兩年她便成長為村里的養羊大戶。不久,周邊村貧困戶也紛紛加入養羊隊伍,養羊產業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特色產業。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比全國提早3年、比全省提早2年,實現現行標準下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獲評全國精準脫貧示范城市。
如今,在福州山野鄉間,一棟棟農家新居錯落有致、一個個致富項目落地生根、一張張幸福笑臉如花綻放……福州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繪就,一幅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耕田、播種、插秧、打谷……不久前,長樂區營前街道湖里村一場有趣的農耕文化體驗活動迎來一批小游客。“村里環境變好了,許多家長和孩子來村里游玩,都夸贊村莊很美。”村民林美林難掩自豪之情。
人居環境提升,為鄉村振興鋪就一條“高速路”。兩年多前,湖里村還沒有一條像樣的硬化路,蚊蟲亂飛、污水橫流。隨著美麗鄉村建設展開,不僅道路“白改黑”,還建起設備齊全的健身公園和塑膠籃球場。
美了村莊,暖了民心。5年來,福州在基本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3年行動目標任務的基礎上,在全省率先實現美麗鄉村“初級版”全覆蓋,并累計打造出鄉村振興高級版試點村13個、中級版試點村128個。
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福州走出一條具有福州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 葉欣童 孫漫 張笑雪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奮力建設六個城 夯實現代化國際城市基礎2021-09-27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無人機機巢遠程智能化巡檢助力國慶保電2021-09-26
- 福州加快建設兩岸深度融合的現代化國際城市2021-09-26
- “海上福州”乘風起 向海掘金三千億2021-09-26
- 福州:加快建設產業多元共興的現代化國際城市2021-09-26
- 福州:建設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 打造科創走廊2021-09-26
- 福州市民線上繳稅支付限額提升至50萬元2021-09-26
- 中共福州市第十一屆紀律檢查委員會向大會作書面工作報告2021-09-26
- 福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主席團舉行第三次會議2021-09-26
- 福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主席團舉行第二次會議2021-09-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無人機機巢遠程智能化巡檢助2021-09-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