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厚植生態底色,加快建設山清水秀城美的現代化國際城市。
如何用好山水資源稟賦,把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成為福州城市規劃者、建設者、管理者的奮斗目標。
以山江海為脈絡
拉開城市發展框架
9月18日,《福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截止。
規劃提出,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區域協同、山海聯動,民生為重、品質宜居,傳承文化、彰顯特色,管理導向、共建共治”為原則,以建設生態山水之城為愿景,以山海廊道聯通和流域治理為重點,筑強生態功能本底。
規劃擬將福州的生態保護格局定為:
“一屏”,即西部山地生態屏障,包括永泰、閩侯、閩清縣域和連江、羅源、福清縣(市)域的西部山區。
“四灣”,即重要灣區,包括羅源灣、閩江口、福清灣、江陰灣的環灣地區。
“五帶”,即重要河流生態功能帶,包括閩江(烏龍江)、敖江、龍江、大樟溪、起步溪的河流沿線。
“六廊”即重要山海通廊,包括禾山-大筆架山、長龍尖峰山-白云山等山海通廊。
“多楔”即城市組團間綠楔,包括在中心城區、福清城區規劃多條城市組團間綠楔,防止城市無序蔓延。
在山水自然資源保護利用方面,規劃提出“山”重點保護鷲峰山脈和戴云山脈及其支脈上自然山體,保護山體形態,修復山地植被。“水”實行水資源利用總量控制,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用水結構和空間布局;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建設節水型城市。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總規處處長何世忠介紹,福州市在制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和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以山江海生態基底為脈絡,推進城市“東進南下、沿江向海”,拉開城市發展框架;以山江海城協調發展為原則,構建山水城市、海濱城市、幸福名城,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為碧波添色
建設幸福宜居水岸
最近路過東西河的市民會發現,河道的水質,又比以往好了不少,答案就在白馬河水系優化升級的生態調度方案里——入城偏黃的閩江水通過精準調度,去除更多雜質,經西湖涵養化作碧波。
為了讓河水更秀美,為碧波添色,福州治水人正馬不停蹄,打造幸福宜居的生態水岸。
市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是城區水系管護的“智慧大腦”,該部門新聞發言人胡銘介紹,目前除了白馬河水系,該部門也在溫泉湖、琴亭湖周邊的水系,開展相應的“智慧調度”摸索,爭取早日形成調度經驗,讓城區水系水色更動人。
據介紹,在市城鄉建設局的牽頭下,新一輪水質提升專項行動,正穩步有序展開。就在不久前,蓋山城中村片區分散式污水凈化站建成投用,實現周邊污水就近就地處理,尾水達標排放,成為提升白湖亭河支流水質的生力軍。城區16個河段的推流設施正在設計,連坂污水處理廠中水回補項目也進入招投標階段。未來這些項目建成后,將為周邊河道實現生態補水、增強水動力,提供更優的方案。
讓公園成為
有福之州的窗口
“這兩年,家門口的公園越建越好,閩江兩岸的景色越來越美。”家住倉山區上江城的張女士對記者說。
市委工作報告提到,大力實施“美麗河湖”“美麗閩江”“美麗海灣”工程,精心打造兩江四岸等主要景觀帶。張女士覺得家門口的景色一定會更美好。
近日,備受關注的兩江四岸核心段品質提升改造工程第1標段公開招標,工程各關鍵節點將在2022年1月31日前完工。這意味著兩江四岸核心段展露全新面貌已經不遠了。
閩江往北,由牛崗山公園、鶴林生態公園、晉安湖公園共同組成的晉安公園有1710畝,是福州城區面積最大、生態系統最豐富的城市綜合性公園,呈現“北山南湖、一水貫穿”的生態綠軸。
“晉安公園正打造福州東部城區城市活力中心。”晉安區園林中心副主任蔡穎說,“我們計劃在公園里增設各類便民設施, 為市民游客提供更豐富多元的體驗,通過精細化管理,讓公園成為市民感受有福之州的窗口。”
福州晚報記者組
責任編輯:趙睿
- 營商環境成黨代表熱議關鍵詞2021-09-27
- 福州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2021-09-27
- 品質生活 幸福滿滿——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系列述評之四2021-09-27
- 福州:奮力建設六個城 夯實現代化國際城市基礎2021-09-27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無人機機巢遠程智能化巡檢助力國慶保電2021-09-26
- 福州加快建設兩岸深度融合的現代化國際城市2021-09-26
- “海上福州”乘風起 向海掘金三千億2021-09-26
- 福州:加快建設產業多元共興的現代化國際城市2021-09-26
- 福州:建設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 打造科創走廊2021-09-26
- 福州市民線上繳稅支付限額提升至50萬元2021-09-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茶杯”福建省茶葉大賽本月開鑼 競賽品類2021-09-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