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10月12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徐文宇 通訊員 林倩)中國種植番薯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明朝,引進番薯第一人陳振龍就是長樂人。如今,在長樂,有這樣一名“80后”,他傳承陳振龍的精神,專注于培育優質番薯,致力于將長樂番薯打出品牌。
日前,長樂文嶺鎮前董村,綠油油的番薯田里,幾名村民正在忙碌。
“當初是陳振龍把番薯引進中國,現在我們要把長樂番薯品牌打出去。”富農達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董鋒渠說。
在日本打工多年后,董鋒渠于2012年回到中國。身為長樂人的董鋒渠從小就聽說過陳振龍引進番薯拯救萬民的故事。回國后,他下定決心傳承陳振龍的精神,在家鄉長樂種植最好的番薯。2012年9月,他在長樂成立富農達農民專業合作社。
董鋒渠說,在當地政府和區農業農村局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與省農科院、福建農林大學、福州市農科所等單位的專家保持良好合作關系,還與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帶動更多家鄉人共同致富是董鋒渠的心愿。他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鼓勵村民參與,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持,并簽訂包銷合同。合作社社員從最初的15戶擴展到50多戶。
“一畝番薯田能帶動周邊農戶就業,每戶每年能增加5000元左右的收入。”董鋒渠說。
如今,合作社擁有番薯種植基地500畝,年產量達1000多噸,產品暢銷各地。合作社先后榮獲“福建省級規范社”“福建省級示范社”“福建省薯類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單位,擁有“長樂番薯”國家地理標志使用權、“長樂番薯”綠色食品標志等認證。
責任編輯:趙睿
- 假期好戲連臺 長樂各景點接待逾30.6萬游人2021-10-09
- 長樂區20個項目集中開工 總投資301億元2021-10-09
- 長樂打造大屏幕液晶面板生產線2021-10-09
- 長樂構建“水陸空”三位一體河湖長制巡查體系2021-10-08
- 長樂宏輝生態文化交流中心月底全面封頂2021-10-08
- 西醫是如何傳入吳航大地的?百年老照片見證長樂最早西醫醫院2021-10-08
- 長樂后安村:江畔明珠 人文薈萃2021-09-30
- 長樂西關社區“愛心銀行”讓志愿服務不斷延續2021-09-30
- 長樂和平街“潮店”國慶假期齊開業,邀你來體驗2021-09-30
- G228線克鳳一橋和文嶺小橋橋頭跳車修復工程開工2021-09-2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象山隧道將變雙向10車道!尤溪洲大橋也要2021-10-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