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和日麗的上午,從閩侯縣法治廉政文化公園遠眺對岸的江心島、連頭沙洲,滿目蒼翠,景色宜人。幾只白鷺在閩江邊翩翩起舞,江畔蘆葦、菖蒲叢生,不時傳來陣陣清脆的鳥鳴……
一江清水向東流的背后,離不開一項項治水新舉措。自2017年全面推廣河長制以來,閩侯136條河道有了河長,身邊的河流悄然發生變化,污染的河水清澈起來,斷流的河道重新奔騰起來。曾經臟亂差的無人島,如今“搖身一變”成了候鳥棲息地。
日前,記者來到閩侯縣荊溪鎮,探訪江心島、連頭沙洲、中房洲三個無人島,探尋其蛻變過程。
環境之變
從臟亂差到候鳥樂園
在過去,江心島、連頭沙洲、中房洲并不是真的無人島,島上有違章搭蓋的鐵皮房、菜地大棚、雞圈,還有附近村民栽種的果樹和隨意堆放的垃圾,島上和附近閩江流域的生態環境都遭到了破壞。
“針對這一情況,閩侯縣提出‘以點帶面’的整治方案,對閩江沿線無人島進行排查并整改。”閩侯縣水利局工作人員介紹說。
隨即,荊溪鎮、祥謙鎮、上街鎮、南通鎮展開地毯式排查,在最短的時間內對全縣無人島展開全面整治:拆除違章建筑、退耕還草還林、清除垃圾、補植綠化帶……
中房洲拆除違章建筑8宗;連頭沙洲拆除違建500平方米,沙洲的500米道路恢復成江面;江心島清除花生、地瓜、龍眼樹等農作物約70畝,并補植綠化帶約10畝……一個島接一個島的整治,閩江閩侯段的13個島洲恢復了生態。
意識之變
從“要我保護”到“我要保護”
無人島整治的成功,得益于閩侯干部拿出“像保護眼睛一樣呵護閩江水系”的干勁和辦法。
“在整治過程中,我們一直堅持原生態治理理念,按照大自然本來的樣子復綠,讓植物自然生長。”閩侯河長辦工作人員介紹,島上的樹木沒有經過人工修剪,保持了島嶼最原生態的景觀。
在無人島整治過程中,最難的是做通群眾的思想工作。
“一段時間里,我們每天都要等村民下班后上門走訪,苦口婆心地勸導村民保護環境,宣講政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荊溪鎮水利工作站站長方功發談起那段時光,至今記憶猶新。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方功發和同事們的不懈努力下,江心島上的違章建筑拆除后,沒有出現反彈現象,村民們也將飼養的家禽搬離。
生態環境越變越好,村民們的環保意識也越來越強,漸漸從“要我保護環境”轉變為“我要保護環境”。“以前不知道在島上養雞養鴨會污染閩江,現在我們都撤走了。我們還參與巡邏,與政府工作人員一起保護生態。”港頭村村民葉新華說。
在閩侯無人島上的河長公示牌上,印有島嶼管理員的監督電話,村民若發現直排污水、河面垃圾等問題,可以直接打電話舉報。“每個月14日,鎮領導都會帶隊巡查。另外,河道專管員也會不定期檢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方功發說。
無人島的整治并沒有治理完就“案結事了”。對于治理之后的保護,閩侯縣制定了長效機制:定期開展回頭看,每個無人島配置鄉鎮河長、河道專管員進行巡查管護,設立島嶼公示牌,明確責任人,公示監督電話……
經過兩年的整治,曾經的垃圾島面貌煥然一新。蘆葦青青、流水潺潺、飛鳥婉轉……原生態的無人島向世人展現著閩侯濕地之美。如今,沙洲上,自然生長的各色花草隨風搖曳,勾勒出一幅河清、岸綠、景美的水鄉秋景圖。
福州日報記者 譚湘竹 見習記者 林榕昇
責任編輯:趙睿
- 閩侯“葉家記”魚松搭乘“海上福州”快車 差異化深加工海產品2021-10-12
- 閩侯打造大漆文化產業基地2021-10-09
- 閩侯17個項目“齊發” 總投資約80億元2021-10-09
- 塵埃落定!閩侯湖山烈士紀念碑旁機房拆除2021-09-29
- 閩侯南通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演練2021-09-27
- 2021中國·東南汽車城國慶線上車展正式開啟2021-09-23
- 閩侯入選光伏開發國家級試點名單2021-09-23
- 小箬禮餅 閩侯人最愛的“中秋味”2021-09-22
- 閩侯探索“小團隊、細網格”模式提高基層社會治理效能2021-09-22
- 閩侯大湖鄉機械化作業讓水稻收割“加速度”2021-09-2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注意!受臺風影響,福清、長樂停課!2021-10-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