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在閩清縣塔莊鎮林洞村,漫山的柑橘樹掛滿沉甸甸的果實,香氣撲鼻。其中,最早成熟的“紅美人”已進入采收期,顏色鮮亮,個頭飽滿,再過半個月就將上市。
這是林洞村“紅美人”自引入以來首年掛果。為了給新品“預熱”,這些天,閩清縣綠芝源農業專業合作社技術負責人吳啟鵬又是帶貨直播,又是跑水果店推廣,已拿下了不少訂單。
目前,林洞村在種的柑橘有砂糖橘、沃柑、“紅美人”等品種。高山的自然氣候條件讓當地出產的柑橘甘甜味美,但在過去,這是當地發展的一大限制。
作為閩清偏遠的高山村之一,林洞村因交通不便,本土產業難以發展,外出打工成為許多村民的唯一選擇,大片大片的山田就此荒蕪。“在家的村民僅靠在房前屋后種一些蔬菜和蘆柑維持生計。”林洞村主任詹世姜回憶。
2015年,當時還在廣東經商的詹世姜聽說四會的砂糖橘特別出名,實地了解后發現砂糖橘價格不錯,產量較高,頗受市場青睞,聯想到家鄉的荒地,便想著能不能在家鄉引入砂糖橘種植。
返鄉后,詹世姜在村里辦起綠芝源農業專業合作社,把在四會的見聞和砂糖橘帶回給村里的父老鄉親。品嘗香甜的橘子,看著市場價格,七八戶村民率先加入了種植隊伍。
由于山地晝夜溫差大,利于糖分積累,且光照充足,出產的砂糖橘果質清甜爽口,在閩清頗有市場。隨著林洞砂糖橘的名聲漸響,還吸引了部分相鄰區縣的游客前來采摘。
嘗到甜頭的林洞人沒有就此止步。伴隨著市場快速更迭,砂糖橘雖然在當地有近地優勢,但價格已不如前。對此,詹世姜的對策是:繼續物色引入新品種。
2017年,他從廣西引入沃柑,2018年,從省農科院專家那里聽說新品種“紅美人”皮薄肉嫩,汁多化渣,遂又赴浙江“取經”引進新品。在“黨支部+合作社”帶動下,全村現種有砂糖橘種植400畝,沃柑300畝,“紅美人”100畝,累計帶動了70戶農戶種植砂糖橘、沃柑、芋頭等果蔬,整個村柑橘年產量約為400萬斤,產值可超1000萬元。
家鄉產業紅火,不僅帶動了留在家的村民增收,也讓外出的村民動了心。2019年,在廣州創業的“90后”吳啟鵬看到家鄉如火如荼的發展勢頭便決心留下,跟著專家學習技術,在農業合作社擔任起技術員,免費為當地農戶進行病蟲害管理和植保。不僅如此,還積極探索直播、社交平臺推廣等為柑橘尋找銷路。眼下,不少年輕力量返鄉加入振興鄉村的行列。
“接下來,我們將培植好現有的多品種柑橘,繼續壯大規模,穩定產量,同時緊跟市場動態,繼續引進合適的新品種,帶動更多村民致富。”詹世姜說。
福州日報記者 林瑞琪 通訊員 劉寧
責任編輯:趙睿
- 閩清縣開展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2021-10-12
- 閩清縣公安局接處警滿意率持續排名全市前列2021-10-11
- 閩清東橋地區將添二級公路2021-10-09
- 閩清雄江鎮攻堅不停步 推動閩江旅游產業發展2021-10-06
- 閩清將“黃金周”變成“攻堅周” 持續推進重點項目建設2021-10-04
- 閩清縣池園鎮“十一都事變”舊址將開放2021-09-30
- 當了64年“黑戶” 閩清這名女子如今終于有了“身份”2021-09-23
- 閩清抓好假期疫情防控與安全生產2021-09-22
- 閩清梅溪因地制宜發展茭白種植助 農戶增收致富2021-09-20
- 閩清:為鄉村振興注入檢察力量2021-09-1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連江供電公司:反竊電出重拳,降線損提質效2021-10-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