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鼓樓高質量發展的優勢所在、底氣所在、根基所在。21日,鼓樓區第四屆服務企業大會召開,表彰了一批2020年度“納稅大戶”“功勛企業”,也進一步樹牢“為企業站臺、為企業服務”的價值取向,以科技創新和金融發展為主題厚植發展土壤,讓企業家做鼓樓共贏共享的“合伙人”,一同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市“最美窗口”。
展現“硬實力” 人均GDP居全國第八
“這兩年,我們發展的速度更快了,扎根鼓樓的信心更足了!”大會上,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杜將武如是說。
鼓樓是華電福建公司的“根據地”,眼下企業的總部辦公樓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今年3月,我們與鼓樓成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聯系更加緊密了。”杜將武介紹,他們還積極推進新能源資產重組上市,以鼓樓區注冊公司為平臺,注入華電集團全國新能源資產,目前已形成2500萬千瓦裝機、1700億元資產規模,計劃打造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上市公司。
發展勢頭迅猛的還有2020年度“納稅大戶”企業代表興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成立1年半以來,公司業務規模、收入、利潤和納稅總額均實現高速增長。今年上半年,興銀理財規模首次突破萬億元,為省內實體經濟帶來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企業的實力就是鼓樓的潛力。2020年,鼓樓區GDP達2069.9億元,居全省第二;人均GDP達30.9萬元,居全國第八、全省第一。
去年以來,政府推動、企業發力,鼓樓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跑出加速度、展現“硬實力”——
挺起了產業升級的脊梁。深入實施“六區引領、五新發力、四化發展”戰略,數字經濟占比達60%,市級總部企業、平臺企業數約占全市三分之一,先后引進817個項目,總投資1772億元。
做強了創新發展的引擎。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598家,占全省近十分之一,“獨角獸”“瞪羚”創新企業數占全省近五分之一。
樹牢了營商環境的標桿。獲評營商環境全國百強第22位、全省第一,積極推進福州海絲中央法務區建設。開展“千名干部進千企”活動,深化“服務企業直通車”等機制,為企業解決問題近4000個。
點燃“新引擎” 全力推進科創走廊建設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和蓬勃發展的產業生態,讓企業家們積極為鼓樓“代言”。
“對于許多像長威這樣的本土信息技術企業來說,需要的是堅持開放、鼓勵創新的營商環境。”長威信息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韶軍在會上表示,鼓樓區非常注重產業生態的建設,與企業形成共生共贏的關系。
長威科技是一家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核心,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信息技術企業。得益于鼓樓區政府、福州軟件園管委會在區域公共設施資源、軟件產業專項資金配套等方面的保駕護航,長威科技作為牽頭單位的“工信部2020年協同攻關和體驗推廣中心項目”成功落地。
該項目將為國產行業應用軟件制定標準,打造國產軟件生態區域示范,加快解決關鍵軟件產品的“卡脖子”難題,帶動區域產業龍頭與中小企業協同創新和融通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鼓樓區在厚植沃土中不斷注入新動能、孵化新機遇、點燃新引擎。一方面,全力推進科創走廊建設,打造轉型升級的“蝶變空間”;另一方面,持續深化重點產業鏈長制,構筑堅實的“產業基座”。
鼓樓科創走廊按照“以產興城、以城聚產、產城融合”的總目標,在10平方公里范圍內構建“一軸兩片多點”的空間格局,力爭到2023年新增載體面積146萬平方米,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500家,建成具有鼓樓品牌特色的一流科技創新集聚地。
而長威科技所在的福州軟件園作為鼓樓科創走廊核心片區,正加快各類創新創業載體建設,高質量推進軟件園高級版標準化建設,壯大軟件信息、光電芯片、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三大產業集群,爭創中國軟件名園。
激蕩“活力源” 做大朱紫坊千億基金港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鼓樓是省市金融核心區,發揮海絲戰略支點城市核心區作用,活化利用閩都古厝,創新推出朱紫坊基金港,打造歷史與現代、文化與經濟跨域融合發展的“府院金融”新名片。
朱紫坊自古是福州城內運河的重要碼頭、商貿核心區,走出了近現代理財之杰林炳章、陳培錕、何公敢等歷史人物。如今,有著金融“基因”的朱紫坊又回到了企業家們的視野中。
朱紫坊基金港現階段規劃范圍共包括15棟院落,作為福建首個省、市、區三級共建的基金集聚區,已引入52個基金項目,基金規模達628億元。信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員。
信金資本是中信集團作為重要股東,發起設立的一家多策略投資平臺。相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鼓樓區基金港政策的頒布與實施,方便了我們開展業務。”
9月中旬,信金資本發起設立了一支基金,專項投資于一家國內領先的醫療器械公司。“項目執行時間非常緊張,流程也相對復雜,而鼓樓各級部門都實現了當日遞交、當日反饋、當日或次日批復。”上述負責人說,正是這樣的高效,保證了項目落地。
與此同時,信金資本也發揮了產業撬動的作用,對接中科院納米所等一批大型產業項目,陸續落地鼓樓。
為做大朱紫坊千億基金港,鼓樓區每月舉辦金企沙龍,邀請券商、銀行、上市企業等開展投融資路演等活動。8月中旬以來的7場沙龍,已促成各類基金投向省內15家企業,投資額近69億元。
基金攪動金融“活水”,“澆灌”企業的同時,鼓樓持續落實減稅降費、財政獎補等政策措施。去年以來,鼓樓249家企業通過省“金服云”平臺獲得專項貸款330.6億元,今年1月~8月為企業減稅降費6億多元。
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 林施爍 通訊員 彭輝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專精特新” 多項指標全省第一2021-10-22
- 福州全市6座“長大橋隧”啟動專項檢查2021-10-22
- 首屆福建省工業互聯網創新大賽在榕舉辦2021-10-22
- 首批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名單公示 三坊七巷和上下杭入列2021-10-22
- 福州前三季度GDP比增8.9%2021-10-22
- 福州高新區科技西路等多條道路改造升級2021-10-22
- 福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2021-10-21
- 福州晉安城管持續鞏固“兩違”整治成果2021-10-21
- 福州:“美麗庭院”創建 以家庭小美匯聚鄉村大美2021-10-21
- 福州市民不慎把電腦落在公交車上 一通電話物歸原主2021-10-2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鰲峰書院:閩臺書聲傳古今2021-10-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