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紀念館、革命遺址是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依托,今年以來,閩清縣對多個紅色鄉鎮的革命遺址、革命紀念館進行修繕提升,金沙鎮上演村革命歷史陳列館就是其中之一。
上演村革命歷史陳列館成立于2013年,2017年進行第一次改造提升。今年6月,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陳列館再獲提升改造,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黨員干部、師生前來參觀學習,感受紅色文化的力量。
奮起抗爭
痛打國民黨催糧兵
上演村位于閩清縣西部,這里依山傍水,森林茂密,山頭眾多,為當年革命隊伍的成立與壯大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屏障。又因備受國民黨反動派的欺凌,當地群眾斗爭精神強、革命熱情高。
1948年底,國民黨催糧兵胡作非為,激起了上演人民的強烈不滿。村民們自發抗爭,痛打催糧兵。遭痛擊的國民黨軍揚言要報復,上演村民聞訊后,立即行動起來,謝元安、謝亨和組織20多名青年在明珂洋樓飲血酒,誓死保衛家園。
“隨后這些進步青年分工籌備,把婦女兒童轉移上山,組織沒有武器的村民帶著螺號埋伏在村口附近山上,拿著土槍或老式步槍的村民與20多個保安兵斗爭,活捉對方1名隊長和2名保安兵。”上演村副書記謝本建介紹道,“這段歷史上演村的村民可謂耳熟能詳,他們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和感人肺腑的斗爭故事值得我們永遠追憶。”
發展壯大
建立游擊根據地
1949年3月,中共閩清縣核心領導小組負責人黃世杰了解到上演人民勇敢斗爭的精神,認為上演群眾基礎好,適合建立游擊根據地。于是黃世杰等人,由謝新恩接應來到上演與謝元安聯系建立游擊根據地事宜。3月19日,閩清人民游擊隊在上演村成立,隨即還成立了游擊隊黨支部,為革命斗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日當晚,黃世杰和謝元安帶著16名戰斗員連夜攀登上坑寨廢墟,露天駐扎。次日,游擊隊就在上坑寨廢墟上搭起了幾間茅草房,安營扎寨。從最初的8支土造步槍,到130多人(槍),游擊隊逐漸發展壯大。
說起上演村的革命史,不得不提的便是“興增厝”,這是當年閩清人民游擊隊隊長謝元安的家,也曾是閩清人民游擊隊的一個聯絡點,這座老宅距今已經有125年的歷史。
“這里是當時地下交通員們常常開會地方,徐光友將軍還在這里成立了情報站、支前辦公室。”謝本建介紹道,隨著革命力量的不斷壯大,進駐上演村的游擊隊員和先遣隊員最多的時候達到300多人。
1949年8月15日,黃世杰帶領的閩清人民游擊隊與吳盛端帶領的閩清縣游擊大隊一起,配合人民解放軍解放了閩清縣城。
傳承精神
打造黨史學習教育陣地
翻閱上演的革命歷史,每一次回顧都令人動容,先烈們英勇無畏、拼搏奉獻、敢為人先的革命精神,成為上演人民不斷奮進的巨大精神動力。
走進歷史陳列館內,一幅幅真實生動的圖片、一行行感人至深的事跡集中展現了上演村人民游擊戰爭發展的軌跡。除此之外,館內還實物展出了部分武器裝備、生活用品等,并運用創作畫、雕塑、投影、場景復原等,營造生動的展示氛圍,進一步擦亮上演村的“紅色文化”品牌。
“紅色是上演村的本色,除了歷史陳列館,上演村內保有興增厝、明珂洋樓、開蓮洋樓、上坑寨、謝氏祠堂、林水橋等閩清人民游擊隊成立與活動的舊址,這些珍貴的革命文物、遺址和動人的英雄故事都是村莊發展的優勢資源。”謝本建說,上演村嚴格按照“整舊如舊”原則復原興增厝、明柯洋樓、開蓮洋樓三處舊址,打造現場教學點,對上演紅色文化、游擊隊文化、知青文化、黨性特色內涵進行總結提升。
下一步,上演村將對標省級基地標準,擴大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建活動團,黨校培訓、學校愛國主義教育團體和對紅色文化興趣濃厚的一般群眾中的影響力,加大宣傳力度,將紅色景區打造成為區域范圍內紅色教育活動和觀光旅游的優質去處。
福州日報記者 葉欣童 通訊員 黃金彪
責任編輯:趙睿
- 寧化:用好紅色資源講好黨史故事2021-10-19
- 閩清林洞村的致富經:柑橘大又圓 生活甜又美2021-10-15
- 閩清縣開展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2021-10-12
- 閩清縣公安局接處警滿意率持續排名全市前列2021-10-11
- 閩清東橋地區將添二級公路2021-10-09
- 閩清雄江鎮攻堅不停步 推動閩江旅游產業發展2021-10-06
- 閩清將“黃金周”變成“攻堅周” 持續推進重點項目建設2021-10-04
- 閩清縣池園鎮“十一都事變”舊址將開放2021-09-30
- 福清:傳承紅色資源 加快綠色發展2021-09-23
- 當了64年“黑戶” 閩清這名女子如今終于有了“身份”2021-09-2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積極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已有150家2021-10-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