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海富魚肥。乘船駛至連江縣定海灣海域,一個鋼鐵巨無霸闖入眼簾,任憑周邊航船不息,海鳥戲水而過,它自傲然挺立。這是連江本土企業自主研發的深遠海海魚機械化養殖平臺——“定海灣1號”,今年5月入海調試,集成自動投苗、風力發電、4G基站、廢水收集、魚群活動高清監測等技術,僅需兩三人就可養殖數以萬計的優質深海魚。
10月31日凌晨,5萬尾大黃魚苗成功入住“定海灣1號”,成為本土機械化養殖平臺的首批“客人”。“黃魚在深海也有安全穩固的‘家’,這在以前可不敢想!”看著親手打造的鋼鐵“島嶼”,福建鑫豐船業公司董事長盧統鋒難掩激動之情。
一條條魚增值數倍
“跑馬場”有瘦身提質之效
近日,記者登上這座海洋牧場平臺時,工作人員正往海面上拋飼料,引得不少魚兒露出水面。
“它們不一定會搶著吃飼料,因為平臺吃水17米,深海水流大,藻類、浮游生物種類豐富,大黃魚運動空間充足不說,還能自行‘加餐’。”盧統鋒說,這個長60.9米、寬32米、養殖水體達1.58萬立方米的魚類“跑馬場”造價約1800萬元,不僅可抵御15級臺風,還能同時養殖20萬尾優質大魚,“產出的大黃魚‘類野生’,市場行情好的話,每公斤售價可達200元,兩三年就能收回成本。”
據了解,定海灣處在閩江及敖江淡水與東海感潮的咸淡鄰界區,淡水與咸水經過交匯平衡,水質清新,營養鹽含量適中。
大黃魚能夠安家深海,除了海水優質、藻類豐富外,更離不開科技的加持。記者現場感受了科技感十足的牧漁景象:在“定海灣1號”搭載的設備控制間內,工作人員按動工作臺上的綠色按鈕,發電機組開始工作,巨型網箱隨之旋轉,10余分鐘后,海底網衣經180度旋轉后到達上部空氣中,“長”在漁網上的附著物清晰可見。
“經過幾天風干暴曬,這些附著物就會脫落,既解決了漁網的污損問題,也便于網體清潔及維護保養,管理很輕松。”工作人員說,“定海灣1號”可實現定時自動轉動曬網,還可以自動監測海水PH值、鹽度和含氧度。只要下載一個APP,養殖平臺運作狀況盡在掌握。
值得一提的是,“定海灣1號”從審圖、進廠材料及設備到建造質量監控的整個過程均由中國船級社認證,并頒發證書。
一座座“島”建設正酣
“耕海牧歌”越唱越響亮
拓海而榮,向海而興。作為“海上福州”建設的前沿,連江縣正大力發展深遠海養殖,推進深遠海養殖平臺建設,促進傳統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定海灣2號”即將完工,本月底將入海造“牧場”;
10月,由連江本土企業——福建省泰源海洋開發有限公司負責建設的泰漁深遠海生物育種項目開工,計劃在東洛島海域投放10座深遠海海魚養殖平臺,單座平臺面積達1456平方米;
當前,“百臺萬噸”生態養殖平臺建設項目的海域使用權出讓工作正在加緊推進;
……
“我們積極引導本地漁民進軍深海養殖,并建立‘企業+集體+漁民’多元化合作機制,引進企業社會資本打造深遠海養殖平臺。”連江縣海漁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深遠海養殖不僅意味著養殖區域的轉換,更是生產方式的轉型,通過養殖工藝和配套設備的優化設計,改變過去的勞動密集養殖模式,實現高效、環保、綠色,做到深遠海養殖生態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連江漁民“仰望星空”的勇氣和底氣漸長,離不開“腳踏實地”的政策扶持。連江縣把建設深遠海養殖裝備作為實現從海洋大縣到海洋強縣轉變的重要抓手,全力推進“海上福州”建設,加快打造“海上福州”橋頭堡,目前正抓緊制定扶持海工裝備深遠海養殖平臺政策措施,推進深遠海海工養殖裝備盡快形成成熟產品,取得先發優勢,并初步具備規模優勢,保障海水養殖業發展。
“主要從鼓勵發展海工裝備深遠海養殖試驗平臺、造船產業發展、推廣使用海工裝備深遠海養殖平臺等方面給予扶持,扶持形式以財政補助、稅收獎勵和補助海域使用金或海域出讓金為主。”上述負責人說。
發展深遠海養殖后,連江近海生態漸入佳境。在定海灣,“海上福州”健身休閑產業示范基地和宜游宜業宜居魅力濱海小鎮正在興建。
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
責任編輯:趙睿
- 連江宣傳文明餐桌2021-11-01
- 連江成立城鄉規劃建設綜合管理執法中心2021-11-01
- 連江城管開展內部宣教 倡導“佩戴頭盔,安全出行”2021-10-29
- 連江筱埕派出所宣傳流動人口管理2021-10-29
- 連江城管倡導文明新風2021-10-28
- 連江稅務:主動靠前問需 精準送策解憂2021-10-26
- 連江鄉村“打錫匠”林書強:一家四代專為他人做嫁妝2021-10-26
- 連江培育早熟高產海帶苗 專供北方地區2021-10-26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連江這么干2021-10-25
- 連江:萬畝油茶增產 為村民增收“加油”2021-10-2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雙減”之后 周末趣味多2021-11-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