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進出永泰縣長慶鎮福斗村的道路因維修封路,駐村第一書記陳洪趕在前一天下山,為村民自制的茶籽油對接銷售渠道。
“陳洪書記來之前,我們都以為這第一書記無非就是掛個頭銜,沒想到他兢兢業業,來了以后忙里忙外,把村子的發展搞活了。”村民陳夢交說。
融入:扎根山村辦實事
今年7月,福州市電子信息集團選派陳洪來到福斗村擔任第一書記。
“沒想到這么遠啊!”從福州市區到福斗村車程約兩個半小時,其中光山路就有18公里。遠,是陳洪對這個村子的第一印象。
眼前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很陌生,必須盡快熟悉起來!一進村,陳洪在村部收拾出來一間房住下,常和村民們拉家常,慢慢地從村民們眼中的陌生人變成了“家里人”。
拉著有繪畫功底的村民黃春光一起把原先村部貼滿各類廣告的外墻改造成黨建宣傳陣地,提升了周圍的環境;喊上村干部跑遍了種植基地和合作社;坐兩個小時的摩托車去看村民養殖的藏香豬……如今,陳洪已經對村里的情況了若指掌,各項數據都能脫口而出。
不僅要沉下來,還要辦實事。陳洪得知,4年前一戶村民轉賣了村中1139畝林地的使用權,卻拒絕支付向村委會承諾的補償款,直接損害村民利益。他多方協調奔走,終于為村民討回了公道。走馬上任的第一個月就為村民們解決了一樁“積案”,獲得了大家的信任。
探索:走出致富新路徑
群山環繞的福斗村滿眼蒼翠,卻也因為地理條件發展受限。坐擁萬畝毛竹,村民卻不知如何利用,只是將其砍下直接賣到閩清、尤溪等地,利潤極低;由于交通不便,種植的蔬果水稻除了自給自足外,大多也只能爛在地里。
鄉村要振興,產業轉型是關鍵!多方考察后,陳洪首先將目標瞄準毛竹。“鎮上只有一家工廠做毛竹的粗加工,營收可觀,市場廣闊。”陳洪想,要是在福斗村也能開辦一家毛竹加工廠,村民的腰包就能鼓起來了!
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陳洪興辦毛竹加工廠的想法得到了村兩委和村民的支持。截至11月3日,有將近60名村民報名參股。“我原本想能有十幾人報名就很好了,這大大超出了我的預期。”陳洪說。
村里種植大戶張學秋是率先報名參股的村民之一,他說,村民們最大的擔憂是收不回本,陳書記為了打消大家的疑慮,帶著村兩委對接了幾個銷售渠道,已經初步達成銷售意向。
陳洪介紹,加工廠收購毛竹預計一年可為村民帶來300萬~ 350萬元的收益,村民在廠里工作每個月還能領取三五千的工資,鼓起腰包指日可待。
轉型:基層治理“數字化”
10月下旬,又一個新想法在陳洪心中醞釀。利用自己出身市電子信息集團的優勢,他提出要在福斗村打造“數字鄉村”。項目經過縣里初步評審,獲得了支持,福斗村將打造數字化試點村。得到消息后,福斗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葉幼西十分激動,“‘數字鄉村’打造起來后,就是福斗村最亮眼的名片!”
打造“數字鄉村”的想法是陳洪深入調研,深思熟慮的結果。他走訪長慶鎮各村,發現大多數村干部都不能熟練使用電腦,數據、信息常常停留在“筆頭”,記錄不詳細不明確,不利于基層精細化治理和科學決策。
“依靠電子信息集團的人才、技術資源,我們計劃從數據收集開始,對全村414戶人家進行數據摸底,最后匯總到一個系統。屆時只需要一塊屏幕,村里的人員、資產、資源、流轉地等信息就一目了然。”陳洪說,更重要的是,待系統向各村推廣,可以為發展農村數字化打下基礎,比如接入5G醫療系統和電子政務系統,為村民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
福州日報記者 林奕婷 見習記者 萬哲華
責任編輯:趙睿
- 永泰稻鴨共生種養模式走出鄉村農業新路2021-11-05
- 永泰入選全國美麗鄉村重點縣建設試點2021-11-04
- 未登記租戶信息 永泰一房東被罰200元2021-11-03
- 永泰旅游集散中心項目有序推進 預計明年年底完工2021-10-28
- 永泰嵩口:城里教授山里授課 留守兒童“唱得響亮”2021-10-25
- “一閘三線”控制性樞紐工程莒口攔河閘正式啟動蓄水2021-10-15
- 百年莊寨上的閃閃紅星2021-10-13
- 永泰:建設現代化綠色發展先行區,打造鄉村振興示范縣2021-10-12
- 青云山“紅軍洞” :見證那段艱苦的游擊斗爭2021-10-06
- 永泰建立“1+7+8”疫情防控應急工作機制2021-09-2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打造理享人居生活新范本2021年COLMO人居美學2021-11-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