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11月16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任思言)從告別“上山氣喘,下山腿軟”的生活,到現在住進小洋樓建設美麗村莊,羅源縣鳳山鎮蘇區村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整合革命遺址、自然資源、歷史文化,全力弘揚紅色文化和“蘇區精神”。
鳳山鎮蘇區村是羅源縣老區基點村,包括北漈、水尾、埭下、爐后、葉洋、牛埕等自然村。歷史上,蘇區村屬連羅接壤處的山頭面地區(亦稱“山面區”)。土地革命時期,山頭面成為紅軍游擊隊活動的中心據點,有連羅“井岡山”之稱。當年,鄧子恢、陶鑄、曾志、葉飛等在這里領導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斗爭。
“上山氣喘,下山腿軟”是村民們以前編的順口溜,形容以往交通閉塞的蘇區村。蘇區村黨支部書記項國盛告訴記者,蘇區村原處于海拔800多米的大山中,一條羊腸小道是村民通向外界的唯一通道,蝸居深山的蘇區村村民住房差、行路難。1997年,為解決城區生產生活用水問題建設蘇區水庫,蘇區村村民“舍小家、顧大家”,整村搬下山。
20多年過去了,蘇區村村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蘇區村位于城區南部104國道邊。美麗的花圃、清潔的水泥路、統一的停車場、林立的新穎小洋樓,村里的景致與城市里的溫馨小區別無二致。
走進蘇區村,只見矗立路邊的蘇區村黨群服務中心,與有聲黨建室、紅色書屋相得益彰,向人們訴說著蘇區村革命戰爭時期“不怕犧牲、無私奉獻”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舍小家、顧大家”的“蘇區精神”。
項國盛說,蘇區村的黨群服務中心,配備了“有聲黨建室”“紅色書屋”等功能室。近期,鳳山鎮黨委和蘇區村黨支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依托微信公眾號“風展紅旗蘇區”,開設了《紅背心微廣播》《鄰里攀講》《百年黨史周周學》等欄目進行宣傳,為黨員和群眾學習交流、村事商討、提升黨建文化內涵提供了學習的平臺。今年,鳳山鎮還對蘇區村村史館進行改造提升,再現蘇區村的革命歷史和今日新貌,讓黨員群眾銘記歷史、傳承使命。
為強化近鄰黨建,村“兩委”成員與黨員代表組成網格黨建服務小組。每個網格配備2名“紅色管家”,服務網格內的村民,并依托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全方位、多層次地宣傳蘇區村的紅色文化歷史。今年,蘇區村被中組部、財政部納入推動紅色村組織振興建設紅色美麗村莊試點。
今年5月,一首《風展紅旗蘇區》的MV一經推出就受到了羅源網友的熱情轉發,這首歌曲主題鮮明、深情優美,展現了蘇區村在革命戰爭時期“不怕犧牲、無私奉獻”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舍小家、顧大家”的“蘇區精神”。
“蘇區村的紅色革命精神是一脈相承的,不論是山頭面群眾在革命戰爭時期的艱苦創業,還是和平建設時期‘舍小家、顧大家’的犧牲奉獻,都被刻進了基因里。”羅源縣鳳山鎮黨委書記黃翚對記者說。
責任編輯:趙睿
- 羅源千名志愿者共護河2021-11-15
- 羅源西蘭鄉磹石村掀起弘揚文明新風新熱潮2021-11-15
- 羅源一名環衛工交通事故身亡獲雙份賠償2021-11-12
- 羅源縣鳳美社區:社區“微智理”專治“疑難雜癥”2021-11-10
- 羅源開出全省首單過渡期脫貧人口產業幫扶保險單2021-11-08
- 羅源:“民族風”+趣味課 孩子們笑容多了2021-11-08
- 全省首張“升級版”產業幫扶保險單在羅源開出2021-11-04
- 羅源海上村:龍須菜豐收 養殖戶增收2021-11-03
- 福州羅源:民族學校讓進城畬娃上好學2021-10-29
- 羅源“五個一批”項目建設獲正向激勵綜合考評全省第二名2021-10-2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連江縣供電公司:電力發展跑出“加速度” 助2021-11-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