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連江縣法院公開宣判一起無證開采礦石,造成礦產資源和地質環境破壞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該案是連江首例非法采礦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6月,連江縣法院將審判庭搬到有千年歷史的定海古城,公開審理非法盜采海砂案件,這場別開生面的生態巡回審判讓被告人當庭認罪認罰,并自愿繳納生態修復金;旁聽庭審的群眾亦受到觸動,助生態司法理念入眼、入腦、入心。
……
這些,是連江法院深入貫徹“兩山”理念,探索生態修復模式的縮影。
近年來,連江法院創新思路、大膽探索,全方位建構生態修復性司法機制,推行“紅基因、綠通道助力深海藍”工程,助推連江加快打造“海上福州”橋頭堡,力促生態環境高顏值與經濟發展高質量齊頭并進。
“我們在全省率先引入環保公益組織,作為破壞生態環境刑事案件生態修復的代履行人,代為履行生態環境修復義務。”連江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林歡說,自2019年以來,該院已對10余件涉破壞生態案件采取上述修復方式。
連江法院還在福州市率先將生態修復義務人繳納的生態修復金專款,用于生態環境修護工作。2018年以來,通過生態審判等方式籌集到生態修復資金近250萬元。
除了創新兩項“藍色保護”措施,連江法院還開辟了三條“綠色絲路”。
“選擇筱埕鎮定海村、黃岐鎮、苔菉鎮茭南村,開辟3條文化與自然保護精品路線,設立司法保護海洋生態聯系點。”連江法院黨組書記、代院長郭健麗告訴記者,為積極延伸司法保護觸角,為連江古文化保護貢獻司法力量,法院將司法元素融入墻繪主題,利用沿海房屋,制作200多平方米的大型墻繪,建成連江特色生態司法文化基地。
連江法院還聯動各部門,構建“四環紅色聯盟”,即與檢察院、福州海警局連江工作站、海漁局、生態環境局、沿海鄉鎮以及調解專業人員等攜手,打通審判中心環、拓展聯動外圍環、強化聯動同心環、落實解糾網格環,全方位打通生態保護“任督二脈”。
積尺寸之功,方能成千秋之利,連江法院人深知須“像保護自己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郭健麗表示,下一步,連江法院將多舉措探索創新生態環境修復機制,持續推進以“刑罰+修復”的方式落實生態司法保護,堅持發展與保護并重、打擊與修復并舉,扎實推進文化和自然生態司法保護工作,為綠色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司法服務和司法保障,讓連江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
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 見習記者 嚴鑫 通訊員 楊晨 葉建隆
責任編輯:趙睿
- 連江獲命名“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21-11-15
- 連江縣供電公司:電力發展跑出“加速度” 助力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2021-11-12
- 連江法院司法警察大隊獲全國表彰2021-11-12
- 優化森林林分結構 提升福建省生態質量2021-11-11
- 福州連江上榜“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2021-11-11
- 旅游助力鄉村振興 連江茭南被列為全國50個典型案例之一2021-11-11
- 連江稅務:出口退稅提速 助力外貿企業發展2021-11-10
- 連江新增一重點實驗室示范基地 政校企攜手共促國蘭產業化2021-11-09
- 四大主題活動 周六到連江“丸轉”魚丸文化節2021-11-09
- 鄭杰、陳俊杰:破案能手也是宣傳好手2021-11-0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連江縣供電公司:電力發展跑出“加速度” 助2021-11-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