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樂區首占鎮黃李村,靈動優雅的小小金魚在綠水青山之間悠游,成為破解鄉村振興大課題的關鍵。一方面,一個又一個金魚養殖場發展壯大,創新培育出全國“選美”的金魚“種子選手”,成為市場追捧的“香餑餑”;另一方面,特色金魚養殖產業盤活了閑置荒地,村財村民雙雙實現增收。金魚“游”出的致富路上,多方共贏,前景光明。
基地興:創新養殖模式 全國“佳麗”脫穎而出
福連觀賞魚養殖基地是黃李村一個成規模的金魚養殖基地,坐落于綠水青山之間,魚兒暢享生態“福利”,在池中搖頭擺尾,悠閑自得。
記者看到,漁場內,大小錯落、深淺各異的方形魚池排布有序,一張張尼龍網布滿魚池上空。“這是一種新型的養殖方式,改變了過去從魚卵孵化到養成幾乎都在一個池子里的家庭作坊式養殖模式,有效提高優質魚種的培育和場地的利用效率。”福連觀賞魚養殖基地創始人黃福連告訴記者,在漁場的規劃上,基地采用了“小池育苗,大池定型”的金魚精養模式,將在溫室內孵化2周后的魚卵,經過初步挑選轉移至小池,精心喂養2個多月,再多次挑選品質優良的魚苗放入具備“一種水生動物養殖系統”的大魚池中喂養。
為讓自己的產品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黃福連一直致力于高端精品魚的培育和養殖。“一條精品魚從孵化到長大,需要經過7到10次反復‘選美’,一萬只金魚中,僅有幾十只‘佳麗’能夠脫穎而出,質量好價格也比較好。”黃福連說。
經過多年發展,福連觀賞魚養殖基地面積達30畝,該基地培育的高端觀賞魚品種多達30余類,年產觀賞魚近50萬尾,產值達800萬元,并先后在全國各地金魚比賽中獲得大獎。
鄉村興:壯大養殖規模 村財農戶雙增收
福連觀賞魚養殖基地的壯大,不僅為黃福連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也帶動黃李村村民增收致富,實現村財增長。
“這一片原來都是荒地,不加以利用可惜了周圍的青山綠水,我們一直尋思著如何變廢為寶。”黃李村黨支部書記李文協告訴記者,他們發愁之際,有著多年金魚養殖管理經驗的黃福連來到黃李村考察,他找到村委會,說想這里發展金魚養殖,雙方一拍即合!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工作的推進,當地鎮政府、村委會全力支持,黃福連的金魚養殖規模越做越大。
“這里氣候適宜,水質又好,魚長得快,可以全年不間斷地養殖售賣。鎮村干部也積極幫忙聯系專家指導漁場職工進行科學養殖,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黃福連向記者道出了選址長樂養殖金魚的原因。
在黃福連的帶動下,村里興起“金魚熱”。黃福連時常邀請村里的養殖戶前來自己的養殖基地參觀,更毫不吝嗇地將自己多年累積的經驗及技術與其他養殖戶交流分享,帶動大家一起發展長樂的金魚養殖產業。
“有了好經驗做法,村里更多閑置地被利用起來,現在租給村民們養金魚,村里一年村財收入可增加約20萬元。金魚場還帶動村民‘家門口’就業,促進村民增收。”李文協表示。
如今,黃李村有金魚養殖戶8戶,漁場的畝產量可達4000尾以上,每畝凈收入達4萬~5萬元,養殖戶年凈收入達40多萬元,致富路越走越寬。
更美好的日子還在前方。據悉,為推動鄉村振興,福連觀賞魚養殖基地已和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合作,掛牌鄉村振興工作站,展開線上銷售合作,拓展銷路,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福州日報見習記者 林榕昇 記者 余少林 通訊員 林倩
責任編輯:趙睿
- 長樂區河湖長制工作成效明顯2021-11-16
- 長樂漳港街道門樓村共享時光產業園的“前世今生”2021-11-15
- 連江縣供電公司:電力發展跑出“加速度” 助力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2021-11-12
- 福建首個“海歸專家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和工作站”成立2021-11-11
- 福建首次開展金融支持鄉村振興評估 三家銀行獲“星級”稱號2021-11-10
- 長樂航城街道:家門口的紅色陣地為群眾提供舒心服務2021-11-10
- 長樂琴江滿族村黨員干部帶頭踐行村規民約2021-11-09
- 長樂文石村:美麗鄉村煥新顏 僑鄉聚力謀振興2021-11-09
- 解讀長樂優化營商環境的“數字密碼”2021-11-09
- 發揮民主黨派優勢 助力鄉村振興2021-11-0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連江縣供電公司:電力發展跑出“加速度” 助2021-11-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