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施工機械野蠻作業停了,酒吧和嘈雜的廣場舞音樂輕了,露天大排檔紛紛撤離居民區,就連馬路上的機動車鳴笛都少了……細心的市民發現,榕城的夜越來越靜,越來越舒心。
市民的感受與數據不謀而合:今年5月~9月,全市噪聲污染投訴較去年同期下降31%,9月噪聲污染投訴量較4月下降45%。
成績的背后,是“靜夜守護”城市夜間噪聲污染整治專項行動在暗暗發力。今年5月起,市生態環境局會同九部門,有效有力查處夜間噪聲擾民問題,實現了城市夜間噪聲污染投訴較大幅度下降和夜間噪聲達標率大幅提升。
攥指成拳
多部門跨晝夜協同行動
“既有占道經營問題,又有噪聲擾民問題,桌椅暫扣、立即整改!”不久前,長樂生態環境部門會同城建監察大隊夜間巡查時,對攤點違規占道及噪聲擾民問題發出“整改令”。
“靜夜守護”不是生態環境部門唱“獨角戲”,而是全市齊動、各部門通力協作的一場集中攻堅。
在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嚴格落實“點題整治”部門協作機制,實行“一月一會商、一月一通報”制度基礎上,全市建立企業“黑名單”管理、聯合勸導“快處”、案件信息共享、問題線索移交等機制,助力實現噪聲治理齊抓共管。
執法過程中,市生態環境、公安、建設、城管、交通、文旅、市場監管、房管、園林等九部門分4個專項執法檢查組,共組織開展20次夜間聯合執法檢查,發現問題45起。
此外,駐市生態環境局紀檢監察組還全面全程介入,多次不打招呼直奔現場,檢查存在問題整改情況,對部分核查不清、整改不力的問題點名批評,有力推動問題整改,確保專項整治扎實推進,求真務實。
精準施策
強執法重監管全面提升
“‘靜夜守護’開展以來,生態環境部門持續嚴格夜間施工許可審批,除重大民生工程項目和工藝確需夜間連續施工外,其余夜間施工近乎‘絕跡’。”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介紹,通過督促施工單位在工程開工15日前主動申報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和嚴格夜間施工審批雙管齊下,城區大部分建筑工地都轉為晝間施工。
為實現精準整治、分類施策,我市按照噪聲污染場景,重點針對夜間建筑施工噪聲、社會生活噪聲、交通運輸噪聲、工業噪聲各個擊破,在執法和監管層面創新探索出一系列工作方式——
運用科技手段,在市管公園、五一廣場等區域安裝噪聲自動監控顯示設備83臺,結合提醒、勸導等措施,有效降低活動噪聲影響;
優化市政建設,全市加強對道路的維護保養,完成城區瀝青路面提升10.5萬平方米,建設和聲障屏10225米,新增高速公路聲屏障8082.5米;
發動群眾力量,市生態環境部門督促908家企業落實噪聲自行監測,并按要求向社會公開監測結果,接受群眾監督。
以民為本
列清單廣宣傳確保長效
“群眾點題、部門答題、紀委監督、社會評價”形成了本輪專項行動閉環。“專項整治無論是出發點還是滿意度,都要百姓說了算。”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
為加強群眾參與度,市生態環境局充分利用熱線、官網、新媒體、局長信箱等形式鼓勵公眾舉報,暢通24小時投訴渠道;同時,對接市“智慧福州”管理服務中心,對噪聲投訴量趨勢和重復投訴件進行梳理,形成問題清單,督促各部門和縣區整改;此外,定時推送“靜夜守護”行動信息,結合文明志愿活動分發宣傳材料,通過LED屏滾動播放宣傳標語,營造濃厚氛圍。
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把“靜夜守護”城市夜間噪聲污染專項整治工作納入常態化管理,形成一批可推廣、有實效的噪聲整治示范場所和可復制、易實施的長效管理機制,真正實現夜間噪聲污染長治久清,提升群眾對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八成民企建立工會組織2021-11-24
- “人防課”進地鐵站 提升市民防空意識和能力2021-11-24
- “食話食說榕城行”首站起程 為市民普及食安知識2021-11-24
- 福州市政府召開重大項目月度協調會議2021-11-24
- 八閩文旅精華匯聚一館 2021福建旅游交易會在榕開幕2021-11-24
- 共建“海絲文旅” 共繪美好藍圖 ——海絲國際旅游節啟動儀式暨文旅合作高峰論壇側記2021-11-24
- 聚焦數字化 探索新路徑 文旅合作高峰論壇產業發展分論壇觀察2021-11-24
- 讓文化與旅游“深度約會” 文旅合作高峰論壇文旅融合分論壇觀察2021-11-24
- 推動福州率先實現現代化、全面邁向國際化系列報道之一:產業興盛 鍛強實力2021-11-24
- 第七屆“海上絲綢之路”(福州)國際旅游節啟動2021-11-2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八閩文旅精華匯聚一館 2021福建旅游交易會在2021-11-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