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不用出去打工,在村里種田也能賺到錢。”晉安區壽山鄉溪下村農戶謝家針,看著自己種出的大米,笑得合不攏嘴。
近日,晉安區壽山鄉20多畝由拋荒地復墾的水稻豐收了。這是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全新嘗試,村企聯建訂單式農業服務取得成功,帶動村民、村集體雙增收,為村民們辦了實事。
給拋荒地開“方子”
壽山鄉溪下村是北峰山區的一顆明珠,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高,夏長無酷暑,冬短無嚴寒,氣候宜人,適合種植高品質的水稻。
近年來,許多村民外出打工,村里的拋荒地越來越多,村干部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溪下村副主任謝盛鑫為記者算了一筆賬:“買一斤米3元多,自己種,一斤成本要六七元。村民就出去打工賺錢,村子就空了,地也荒了,很可惜。”
今年夏天,喜相逢集團相關負責人來壽山鄉洽談村企聯建項目。為了解決農田拋荒問題,同時拉動村民回鄉,壽山鄉決定探索村企聯建下的訂單式農業服務,讓村集體、農戶和企業簽訂三方合同。
村集體負責牽頭協調,將村里部分拋荒地集中起來,重修水道溝渠,平整土地,再分配給參與項目的農戶種植。農戶按照合同要求,生產出原生態綠色農產品。企業認種一定面積的水稻,保證收購所有產出的大米,且收購價不低于種植成本加上一定盈利。
訂單式農業讓村民增收
今年6月,壽山鄉的拋荒地種上了第一批訂單式水稻。溪下村、長基村的30多戶農民承包了20多畝水稻種植任務。喜相逢集團和福建省宏大房屋拆除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成為首批參與企業。
上個月,村民們開始陸續收割水稻,村莊廣場格外熱鬧。經過清點,20多畝水稻田,產出水稻23000斤,能碾出大米15000斤。
謝家針說:“原來種水稻不賺錢,銷路也成問題。今年村里說,鄉黨委引進企業認種我們的水稻,先給我們定金讓我們去種,按照企業要求種出來的水稻,保證高價全部收購。很多人不相信。我試著種了3畝,賣了18000多元錢,凈賺了近萬元錢。明年我還想多種3畝田。”
同時增收的還有村財。溪下村“一懂兩愛”村務工作者吳安全說:“水稻種植成交價的10%計入村財,今后可用于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最終回饋給全體村民。”
為鄉村振興做“里子”
這幾日,村里碾米已近尾聲,喜相逢集團準備將米包裝后送到集團。該集團黨總支書記張寧芳說:“我們一直想助力鄉村振興,認種拋荒農田是非常好的契機,非常有意義。今后,這些米可以作為員工福利,也可以作為企業禮品。我們希望帶動更多企業參與這個村企聯建項目。”
“鄉村振興不僅要扮靚美麗鄉村的‘面子’,也要做實鄉村產業的‘里子’。”壽山鄉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一直堅持‘以農為本,旅游興鄉’的定位。村企聯建訂單式農業服務解決了農產品的銷售問題,激發農民復耕積極性,實現企業獲利、村里得益、農民受惠的多邊共贏。”
下一步,壽山鄉將在全鄉范圍內復制推廣村企聯建訂單式農業服務。訂單范圍可以擴大到高山蔬菜、筍干、蜂蜜、土雞、土鴨等全系列農產品,在滿足企業個性化需求的前提下,全面帶動農產品銷售,幫助農民致富增收,吸引村民返鄉工作,形成鄉村振興的自我造血。
福州晚報記者 何佳媛/文 壽山鄉供圖
責任編輯:趙睿
- 田間地頭“守門人”為福州蔬菜質量安全把緊源頭關2021-11-30
- 中國互聯網企業百強榜 閩浙蘇并列第四2021-11-30
- 福州市勞動模范李其平:“玩轉”公交車零配件2021-11-30
- 聚焦福州都市圈建設推進會:打造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2021-11-30
- 晉安區發改局:市域社會治理插上智慧翅膀2021-11-30
- 福州城市公園無障礙改造駛入快車道2021-11-30
- 福州市加快推動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2021-11-30
- 福州市大力推進農村快遞服務工作 家門口就能收快遞2021-11-30
- 福州市出臺“十四五”科技創新專項規劃2021-11-30
- 福州都市圈建設推進會召開2021-11-3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引爆市民選購熱情“一縣一周·特產惠農”寧德2021-11-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