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荒蕪雜亂的冷清廣場,到開闊大氣的城市窗口,這是羅源縣動車站給來往旅客的新驚喜;
從閑置許久的小區空地,到煥然一新的休閑廣場,這是蓮花山廣場公園送給附近居民的“大禮包”;
從湮滅在芳草和村落間的“無名路”,到綠意環抱、充滿野趣的山間小徑,這是羅寧古官道上重拾的美好。
隨著“攻堅120天”專項行動深入開展,市城鄉建總的攻堅“戰場”捷報頻傳。記者5日獲悉,作為提升羅源縣城市品質和人居環境的民生重點項目,羅源縣城區環境綜合改造提升PPP項目迎來基本建成的新節點。通過“七合一”的全域新提升,讓市民群眾感受里里外外皆幸福的美好。
山水皆秀色 古韻唱新曲
如畫山水,是羅源的獨特優勢。此次羅源縣城區環境綜合改造提升PPP項目,就以“山水美”為課題,進行了岐頭大橋至五里大橋段生態景觀改造提升、渡頭濕地公園改造提升、羅寧古官道及鳳梅生態公園二期等亮點打造。
“渡頭濕地公園,是我們‘描繪’的重點區域。”市城鄉建總下屬市建總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城中心的形象公園,該公園有羅源城內腹地最寬的濱水綠地,因水生植物過密、缺少“停駐”空間,讓市民無法“親近”。
此次升級,聚焦斷點區域,通過擴建濕地公園水岸菁華段、貫通綠道等舉措,將原本“割裂”的公園連成一體。
“為提升景觀效果,我們還在系統梳理基礎上,進行綠化、亮化提升,園內服務設施也一并完善,讓更多市民能夠享受親水休閑生活。”該負責人說。
有大手筆的添綠造景,也有貼心細致的精巧布局。在蓮花山廣場公園,起初的雜亂無章早已消失不見,這里已“變身”為盛世名城小區居民喜愛的“后花園”。
這“花園”里,有平坦整潔的瀝青路面,有“環抱”廣場的400米長標準塑膠跑道,還有陽光下閃耀的蓮花雕塑……
為守好羅源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此次環境綜合提升,還把目光轉向“躲”在城內的古道,用心做好古韻文章。
作為閩浙古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羅寧古官道才翁石段到新亭段展開了全方位景觀提升。在白塔村與新亭村沿途的古道上,才翁石、古民居等掩映其中,把“文化羅源”的故事細細道來。
“客廳”有氣質 出行更順暢
此次品質提升,一場聚焦“門戶美”的攻堅戰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作為整個PPP項目中投資額最大的子項目,羅源縣動車站站前廣場、站前路建設及岐鶴路改造提升項目,讓“城市客廳”迎來全面升級。
“這是站前集散區,還有戶外候車區、商業服務區……”在動車站站前廣場,該負責人向記者一一細數著“客廳”不同的功能分區,以樞紐集散和迎賓形象為要點,“裝修”頗有講究。
記者看到,為擦亮窗口形象,各20米寬的綠化帶分列廣場兩側。2萬平方米的廣場上,已是綠意盎然,加上樸樹、樟樹、梧桐樹等迎風而立,為南來北往的旅客送上“鳳川展翼,乘風遠航”的美好寓意。
同時,為方便市民旅客出行,公交車、出租車、私家車等均設置了專門??繀^,讓樞紐集散功能有效發揮。
幾棟造型別致的建筑,是廣場上的一抹亮色,除了管理用房,還有衛生間、商鋪等,充分滿足旅客需求。
除了“精裝”的“客廳”,“家門口”的新路,也給市民群眾帶來全新的出行體驗。作為站前廣場周邊重要道路,全長1.5公里的站前路和全長3公里的岐鶴路建設成為全線瀝青、交通標識完善的主干道,讓“客廳”的進出通道更安全舒適。
“戰場”勇攻堅 新景翩然至
公園、廣場、道路……要守住這包羅萬象的“七合一”項目的高品質,著實不是件容易的事。面對工期緊、任務重、工藝復雜且項目分散的情況,一場場一線作戰已是項目部的日常。
“為滿足市民夙愿,讓多個公園在國慶前建成開放,我們可以說是日夜奮戰!”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為解決重型車輛、設備白天無法進場的難題,通過多方協調,現場所有施工人員“三班倒”作業,項目部全員也24小時在崗,輪流上陣。
在20多臺中大型挖掘機、10多臺吊機、30多臺推土機和40多臺運輸車的幫助下,15天里,渡頭濕地公園、蓮花山廣場公園、鳳梅生態公園先后完成了約3萬立方米的土方平衡作業,還種下了300余株大型喬木,近700株小型喬木、灌木,近8000平方米的地被及草坪也一并鋪就。
9月30日晚,隨著蓮花山廣場公園前最后一塊圍擋拆除,帶著亮眼“妝容”的3座公園正式迎客。
“十日內通車”,是站前路攻堅時碰上的“硬骨頭”。為讓市民群眾盡早享受新路的便捷出行,通過人機物料的全面投入、科學“配比”,搶晴天,抓雨天,展開通車的“百米沖刺”。
20余臺運輸車、10余臺壓路機,推進會一日不落、工作面片刻不閑,僅10天就完成了千余米道路的瀝青鋪設與3公里的各類標線施劃。
10月20日晚,站前路與岐鶴路交叉口的信號燈亮起,站前路開放通車。
據了解,羅源縣城區環境綜合改造提升PPP項目從城區由東向西實施動車站站前廣場建設、站前路與岐鶴路改造提升,岐頭大橋至五里大橋段生態景觀改造,渡頭濕地公園改造提升及水岸菁華段擴建,蓮花山公園一期,鳳梅生態公園二期及羅寧古官道才翁石段到新亭段景觀提升項目,羅源縣水古、起步、跡頭高速出入口及104國道、羅川中路沿線景觀環境提升等7個子項目,串聯起功能不同、形象各異的公園與廣場景觀節點。
截至目前,7個子項目已基本建成,恢復了3.8公里的生態岸線,新增3.7公里綠道,還新添和改造了濱水綠地283.5畝,“住”進了4.2公里的山地慢道及1.73公里古道,111畝山體也秀出新色。同時,新增停車位325個、休閑廣場6.7萬平方米,串起“畬風海韻”的魅力畫卷。
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
責任編輯:趙睿
- 掛圖作戰!羅源昌西水庫建設“加速度”2021-12-06
- 羅源昌西水庫工程成功截流 預計2024年完工2021-12-01
- 羅源:“三條鏈”支撐,鍛造千億鋼鐵產業集群2021-11-25
- 羅源縣港頭富隆希望小學揭牌2021-11-24
- 全天候巡河 羅源智能水上機器人上崗護河2021-11-24
- 全省首創!羅源“智慧河長”投用 外表萌萌噠本領杠杠的2021-11-23
- 福州羅源:把“紅色種子”播撒在孩子心間2021-11-23
- 羅源起步鎮:千年古鎮展新顏2021-11-22
- 羅源:專家下鄉送醫送藥送健康2021-11-22
- 享受研發費用稅收優惠 羅源一企業節省200萬元成本2021-11-2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寒潮導致氣溫驟降 樹木也“添衣”2021-12-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