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多樣之美 共建美麗海灣
濱海新城水質優良率100%,閩江河口濕地珍稀鳥類數量增加近一倍
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
鄰近濱海新城百富澳村,平坦寬闊的濱江濱海大道旁矗立著一座瞭望臺。拾級而上,登至臺頂,周圍茂密的木麻黃林隨風搖曳,眼前是綿延無際的碧海銀灘。
“一個月前,生態環境部專家組來到濱海新城,現場考評美麗海灣先行示范區創建工作,對創建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新區集團濱海公司相關負責人謝滔對記者說。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指出,福州是有福之州,生態條件得天獨厚。建設濱海新城、打造美麗海灣,正是對這一囑托的具體實踐。
目前,濱海新城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保持在100%;防護林岸帶長達21.4公里,幾乎與沙灘長度等同;修復與養護海灘面積超200公頃。閩江河口濕地珍稀鳥類物種數量增加近一倍。
生態之美——海岸廊道共筑綠色屏障
“海灣修復以前,每年一到11月,海風呼嘯,沙灘上根本站不住人,更別提登上十幾米的高臺俯瞰全景了。”謝滔說。
濱海新城坐擁35公里濱海岸線,其中25公里長是連綿的沙灘。因此,沙灘修復成為生態修復的關鍵所在。為了加固滑沙,在市生態環境部門指導下,當地全力攻堅,一舉拆除了沿線79座約1600畝養殖場和建筑,并對60余處入海排口開展整治。
邊清理建筑邊補填沙方、補種綠植。最終,由海向陸將形成由寬緩海灘、層層林帶、大片濕地交織的生態新空間。據介紹,防護林寬度達300~500米,前沿種麻黃林、中間種混交林、后沿則栽培景觀林,富有層次,可同時滿足防風固沙和景觀需求。目前已完成工程90%,“綠色屏障”郁郁蔥蔥。
“不僅變黃沙漫天為遍地綠林,整個防護林還成功隔離了海洋和大部分人為活動,讓海洋自然修復,越變越美。”謝滔說。
生物之美——珍稀生物種群不斷壯大
中華鳳頭燕鷗、黑臉琵鷺、勺嘴鷸……深秋初冬,一張珍稀鳥類保護名單在閩江河口濕地呈現。閩江河口濕地有“中國十大魅力濕地”之稱,近年來因不斷有珍稀鳥類光臨,頻頻登上頭條。
閩江河口濕地和東湖濕地是濱海新城的生態保護核心。據統計,在此停歇、越冬的水鳥數量超過5萬只,此處也是全國單位面積水鳥種類和數量分布最多的區域之一。此外,當地還分布有多種多樣的哺乳動物、魚類,連瀕危物種海蚌也得以大量繁殖培育。
生物種群的豐富離不開海洋環境的提升。這背后,高科技手段賦能的生態云監管平臺功不可沒。
在市生態環境局海洋處,電子屏幕上不斷切換的畫面對海灣大環境實施全景監控。“海浪上閃爍的白色標記就是高清攝像頭捕捉到的疑似垃圾,通過進一步后臺智能識別,系統能分析漂浮物種類、數量和分布情況。”市生態環境局海洋處處長許兆文介紹,平臺智能識別率可達90%以上。
生態云平臺的調度指揮模塊還實現了海漂垃圾快治快處。平臺將處置命令“派單”給相應岸段海上環衛隊伍實施及時清理,并形成識別、治理、反饋閉環,真正為海洋生物營造干凈的家。
生活之美——濱海旅游產業持續升溫
優生態的初心是惠民生。提升海洋價值,實現保護與開發并重,提供更多高質量的親水空間,是濱海新城美麗海灣建設下一步的重頭戲。
瞄準人文特色,當地將近年修復的文物登文道碼頭和天妃廟、正在開展保護修復的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梅花古城、國保文物顯應宮等融入美麗海灣建設中;為提升旅游體驗,將推動濱海度假村、濱海游客服務中心、游客驛站、休閑廣場等建設,打造“網紅海灣”。濱江濱海路也將迎來改造,使其兼具防潮、城市交通、觀光旅游等功能,打造串聯美麗海灣的慢道系統。
“建設美麗海灣,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享受美麗海灣帶來的幸福感,讓濱海新城名副其實、更有魅力。”福州新區管委會資規部部長林強說。
責任編輯:趙睿
- 直播預告丨應急技能PK大賽重磅來襲,8日上午,我們不見不散哦~2021-12-07
- 新一屆省委常委班子開展第一次集體活動 深入福州蒼霞新城和軟件園調研2021-12-07
- 為保住雙腿 “東北好人”趙君路福州求醫2021-12-06
- 榕圖書香文化周詩歌主題系列活動舉行2021-12-06
- 海絲茶道 萬里飄香——2021年第二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在福州舉辦2021-12-06
- 傳常長老尼百年誕辰紀念,本性法師作《既要承先 更要啟后》致辭2021-12-06
- ?福州市各級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2021-12-06
- 第五屆榕圖書香文化周啟幕“詩歌劇場”首次亮相2021-12-06
- 福州市文聯實施“新銳推優計劃” 培養文學新人2021-12-06
- 福州10臺劇目將亮相福建藝術節2021-12-0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網絡詐騙其實是場“劇本殺”...…2021-12-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