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12月8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藍瑜萍 莫思予)7日,林農林功秋收到建設銀行福州楊橋支行發放的20萬元林業碳匯貸款。記者從福州市林業局了解到,這是全市首筆個人林業碳匯貸款。
林功秋在閩侯縣青口鎮青林村承包經營了1000多畝林地。“營林生產周期長,回報低。種植和管理要不斷投入,資金短缺的問題一直讓我苦惱。”林功秋說,這筆個人林業碳匯貸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作為林農,想加入“賣碳翁”的行列并不容易。“林業碳匯交易,是根據國家頒布標準方法學文件,將林業固碳能力進行測算并量化,使之可與工業產生碳排放進行抵消的補充補償機制。”福州市林業局碳匯項目負責人林帝出表示,目前林業碳匯項目開發成本比較高、周期長、流程復雜。如何讓更多林農、林企更方便獲益?市林業局在金融產品中尋找突破——能不能跳過高成本環節,直接利用林農、林企手中的林木生態價值進行融資?
“針對林農個體,這個舉措在全國還沒成熟方案,沒想到很快就得到了銀行的響應。”林帝出說,市林業局聯合建設銀行福州楊橋支行,將營林產生的林業碳匯價值量作為貸款額度的評估依據,為林農量身打造了一款專屬的碳匯金融產品。林功秋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林農。方案通過后,他向銀行提出了貸款申請,委托閩侯縣林業局開展森林資源資產調查,再由評估機構測算林地產生碳匯量。計量報告顯示,林功秋每畝林地每年產生碳匯核證減排量為0.38噸,承包經營20年,二氧化碳核證減排量為4085噸。
建設銀行福州楊橋支行參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最近成交價,結合林地未來收益等進行綜合評估授信,為林功秋發放貸款20萬元。
“這筆貸款真是及時雨!”林功秋說,林場種植了200畝山油茶,2年后將達到豐產期,他準備繼續投入資金來發展林下經濟。
據了解,這款碳金融產品填補了福州市以林業碳匯作為個體融資憑證的空白。該產品的成功實踐為福州市林業融資開辟了新渠道,讓林農、林企通過林業碳匯等非木質產品來獲取經濟效益,擴大生產發展資金,提高營林主體積極性,為林業產業化經營助力。
“綠色金融的創新實踐,拓寬‘兩山’轉化通道,豐富了林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途徑。”福州市林業局局長童桂榮表示,“雙碳”目標下,林業碳匯行業的前景十分廣闊,福州將繼續探索多元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責任編輯:趙睿
- 車長亮身份乘客來打分 康馳公交開門“納諫”2021-12-08
- 全國技工生“雙創”決賽開始 福州參賽項目獲評審肯定2021-12-08
- 福州臺江:一校一特色 學生才藝多藝2021-12-08
- 鼓樓全面鋪開“五進五學”大宣講2021-12-08
- 鼓西街道后縣社區:14年“愛心銀行”流水賬 筆筆暖人心2021-12-08
- 福州南后街展出百件篆刻作品 免費向市民開放2021-12-08
- 咱村的新老鄉:我“包”山頭墾荒野2021-12-08
- 福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2021-12-08
- 福州茉莉花茶入選國家級消費品標準化試點項目2021-12-08
- 福建省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福州海關分中心掛牌成立2021-12-0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鼓樓第二中心小學教育集團開展普法特色晨會2021-12-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