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12月9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葉欣童)“今后我們將和臺灣團隊攜手生產出更多更具永泰特色的李果產品!”9日,在2021年“同心杯”兩岸青年鄉村振興研修營——兩岸李果花生文化節上,永泰縣順達食品有限公司與臺灣“見學館”團隊簽訂合作協議書,共同打造李果觀光工廠,規范種植標準、開發健康、創意產品?,F場,順達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程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位于永泰縣長慶鎮的順達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加工李果為主的企業,成立至今已有26年的歷史,是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平均每年李果收購量達1萬噸。
“和永泰的許多農業企業一樣,過去公司的重心一直在于擴大生產規模,而忽視了產品的創新和研發。”林程說,簽訂協議后,他們將與臺灣團隊一起將舊廠房改建為透明化、標準化、規范化的李果觀光工廠,生產原生李干、李子醋、化核應子、李子糖漿等產品,將產業生態化,通過創意創造價值。
作為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產業園核心區,長慶鎮早在3年前就開始探索農特產品轉型升級,花生產業優化升級就是其中的典型成果。
2018年底,在福建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民革福建省委的牽線搭橋下,“見學館”的臺青們開始在長慶鎮“安營扎寨”并與當地農民合作,改造提升長慶農技站,打造“長慶嚴選”品牌。
“在前期的調研中,我們發現長慶花生品質佳,但聲名不顯,往往被低價收購。于是我們和當地的花生種植大戶合作,引進改善土壤的光合菌,運用清洗花生的氣泡清洗機,在生產前、中、后期,層層把關。”“見學館”成員、在榕臺灣青年詹竣杰說道,經過團隊嚴格篩選、加工包裝的花生零售價最高可達每公斤100元。目前全鎮已有6家種植戶與團隊合作,種植面積達20余畝。
臺灣團隊在長慶鎮的“大動作”,吸引來了返鄉青年王巧清的關注,在鎮政府的推薦下,“85后”王巧清成為了長慶農技站的負責人。
9日,記者在農技站看到王巧清時,她正忙著向客人介紹“長慶嚴選”產品,店內擺著花生奶茶、冰沙、厚片吐司,還有特別設計包裝的“長慶5號”紅皮花生。
“今年以來,農技站在一樓產品展銷中心的基礎上,增設直播室、料理圖書館、展示中心等等,讓農技站成為更多本地農人參與、實踐產品研發、制作、銷售的平臺。”王巧清說,目前農技站已成為了“同心杯”兩岸青年鄉村振興研修營演習基地、長慶鎮電商培訓基地等。
長慶鎮黨委書記邱飛堯表示,長慶鎮將借鑒花生產業的成功經驗,通過一產有機種植、二產多元加工、三產高端銷售與服務實現農業產業六級化進程。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發李果、油茶、蜂蜜、毛竹等產業,形成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鄉村產業活化模式。
記者手記
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
十九屆六中全會公報指出,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促進共同富裕,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廣大農民的腰包鼓起來,日子好起來,民富國強才有根基、才名副其實。永泰對于鄉村產業活化之路的探索正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為實現共同富裕打下良好基礎的具體舉措。當前,休閑旅游、觀光農業等需求正處在井噴式增長階段,要進一步推動農業生產和觀光旅游融合發展,真正讓農民增收致富,吸引更多的人返鄉就業、返鄉創業。
責任編輯:趙睿
- 咱村的新老鄉:我跨海峽“鄉”見,只為共同“興”愿2021-12-09
- 第三屆海峽兩岸工商合作論壇在榕舉行2021-12-09
- 第三屆海峽兩岸馬戲親子文化節在廈門拉開序幕2021-12-08
-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秀會臺灣賽區決選圓滿落幕2021-12-07
- 2021上海-臺北兩岸文學營在滬舉辦 海峽兩岸作者“云端”切磋2021-12-06
- 第十二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臺北開幕2021-12-03
- 筆墨抒懷 情聚兩岸——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交流展在京開幕2021-11-30
- 第五屆海峽兩岸藝術名家邀請展13日在臺北開幕2021-11-15
- 福建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2021-11-14
- 第二屆海峽兩岸職工三創大賽報名結束 共有452支團隊報名2021-11-1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雙減”落地,多彩研學促發展2021-12-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