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1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旭濤 通訊員 洪見文 汪煒娜) 16日晚,“海上福州”建設迎來重磅利好——福州長樂外海AC區的海上風電場工程,全面完成了72臺吸力樁式導管架基礎安裝沉貫工作。工程由位于福州高新區的福建永福股份與荷蘭SPT公司合作設計及安裝沉貫。
這一項目是目前世界吸力樁導管架基礎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單機容量最大、基礎單體重量最優、高度最高的海上風電工程。它的安裝沉貫完成,為我國海上風電實現平價上網以及走向深遠海貢獻了優質解決方案。
“奮戰了1000多個日日夜夜,終于等到了這一天!”項目現場,副總工程師劉蔚眼眶濕潤。
2017年12月,“巨無霸”項目——福建長樂外海1100兆瓦海上風電場項目中標落地。其難度堪稱“業內最大”——項目水深37~47米,入泥深度最深達25.5米,這里是國內海洋水文環境最復雜、設計難度及施工難度最大的風電場之一。
當時,世界上沒有成熟的經驗可借鑒。經過十余次的國內外調研、無數次的關鍵技術研究,團隊創新性地提出采用適用于復雜地質條件的吸力樁式導管架基礎方案,以及與之相適用的勘探技術方案。
安全、經濟、高效、環保是這一技術的優勢。“相比傳統樁式導管架基礎,用新型吸力樁式導管架基礎的海上風電,單臺基礎安裝工期可從3天降低至12小時,效率提升3倍以上,使項目總安裝工期從原計劃1年縮短至4個月。”永福股份相關負責人說,得益于此,單臺基礎成本可降低約1000萬元,項目總成本節約近10億元。
這是國際前沿的技術路線,需要一邊學習一邊創新。海電結構專業專家宋啟明帶領團隊開展大量的海洋工程技術專著、論文等純英文材料的研究,攻克關鍵技術難點。另一方面,項目公司與業內國際一流的荷蘭SPT公司開展深度合作,消化、吸收先進技術。
500多個日夜,1000多封來往郵件,540000次迭代計算。2020年,吸力樁式導管架基礎設計完成,實現了海上風電工程技術的“福建創造”。緊接著,基礎施工開始全面開展。一個個星斗滿天的深夜,海洋重器——浮式起重船徹夜進行安裝沉貫作業。
“我們成功了!”16日,伴隨著掌聲、歡呼聲,72臺吸力樁式導管架基礎全面安裝沉貫,這標志著先進的海上風電勘察設計制造施工一體化技術在中國實現了完美呈現。
責任編輯:趙睿
- 重磅!12月21日起,在福州道路停車離場不繳費將被處罰!2021-12-18
- 30、40、50!福州學科類校外培訓擬這樣收費!2021-12-17
- 冷空氣來襲今夜福州氣溫明顯下降 雙休日迎晴冷天氣2021-12-17
- 福州東升地鐵停車場周邊擬建6條道路2021-12-17
- 福州倉山開展垃圾分類培訓2021-12-17
- 福州高新區首屆創客嘉年華17日舉行 可免費參觀游玩2021-12-17
- 古城星空音樂節18日晚開幕 匯聚19位國內歌唱家2021-12-17
- 完美啟動第十八屆百城千店、萬人獻血無償獻血活動2021-12-17
- 鼓樓區獲評“2017—2020年度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2021-12-17
- 蒼霞新城嘉和苑拆違全面完成2021-12-1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東南汽車“產品+品牌”雙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提2021-12-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